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良磁专利>正文

管状铸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51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状铸件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圆形的定槽和动槽,所述动槽底面设有行柱,所述定槽底面设有可供上述行柱嵌入的行止槽。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定模和动模设计成铸件高度的一半,一方面其大大减小了铸件的长度,便于加工、运输以及储存,另一方面这样设计使得定模与动模的合模位置处于铸件的侧壁上,只在铸件侧壁形成一圈小小的凸沿,人们可利用砂纸轻易地将其除去,无需再次进行机械加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件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管状铸件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状铸件模具是由定模和动模构成的,定模和动模在管状铸件的管壁处合模,这样便会在管壁表面留下两条合模线,从而在铸件的管壁上留下两条与铸件高度相当的凸沿,为了去除上述凸沿,必须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这样既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率;另外,现有的管状铸件模具的定模和动模分别设置在铸件两侧,它们的长度与铸件长度相等,当铸件很长时,定模和动模的长度也会很长,不便于加工、运输以及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状铸件模具,它既能够有效减少铸件管壁的凸沿,又可有效减小定模和动模的长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铸件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圆形的定槽和动槽,所述定槽和动槽的半径与铸件半径一致,所述定槽和动槽的高度为铸件高度的一半,所述动槽底面设有高度大于铸件高度、且位于动槽中轴线上的行柱,所述定槽底面设有可供上述行柱嵌入的行止槽,且行止槽的高度不小于行柱的高度与铸件的高度之差。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和动模相对的面上设有相互卡止匹配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铸件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和动模(2)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圆形的定槽(3)和动槽(4),所述定槽(3)和动槽(4)的半径与铸件半径一致,所述定槽(3)和动槽(4)的高度为铸件高度的一半,所述动槽(4)底面设有高度大于铸件高度、且位于动槽(4)中轴线上的行柱(5),所述定槽(3)底面设有可供上述行柱(5)嵌入的行止槽(6),且行止槽(6)的高度不小于行柱(5)的高度与铸件的高度之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良磁
申请(专利权)人:苏良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