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12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Y形三通接头、球囊、旋钮座、旋钮盖、牵引线和T型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外导管硬度的不同且同轴设置,既可以保持导管的柔韧性也能保持导管有很好的刚度,并且可以很方便的把内外两个通道区分开,可以使医生在操作时更加顺畅,不会出现由于壁厚不均匀导致的折管和弯曲的现象;导管采用熔头工艺把其头端处理成光滑的圆头,减轻管子进入人体时患者的不适感;注气口和注液口设有自封接头,起到开启和壁厚球囊各个通道的作用;牵引线的存在可以在操作中改变外导管的形状,使球囊导管可以进入出现分叉或者弯曲角度比较大的腔道中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直肠病变进行检查时,把直肠扩张开来,检查直肠的病变,和进行药物治疗的肠道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感染性病变不断减少,而直肠、结肠的肿瘤、肛瘘、痔疮等病变不断增长,而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便秘、肛门失禁等临床问题不断受到临床广泛的关注。所以直肠病变,在肛肠科、普通外科等日常工作中所占比重正在不断提高。任何病变,在治疗之前,都需要明确诊断,正确评估病变的大小、多少、范围、程度、边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临床情况,医生在决定治疗方案、采取治疗措施之前,都要获得确切的病变“证据”。为了更好显示直肠肿瘤、肛瘘等等各种病变的直观征象,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造影、CT、MRI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在造影、CT、MRI检查中,都存在一个问题,直肠、肛门都是软组织的管道状结构,在正常自然的情况下,都是以塌陷的状态存在,检查时需要将直肠撑开、扩张,目前临床上CT、MRI检查时没有这样的撑开器械,使得肠道前后壁互相粘合,影响病变范围和形态的显示。曙光医院在肛瘘、痔疮治疗方面在上海市处于领先水平,病人很多,在MRI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肠道球囊导管,包括导管、Y形三通接头和球囊,所述球囊焊接于所述导管的头部,所述导管为两个单腔管套装结构,分为内导管和外导管,所述内导管贯通整个导管,所述外导管于所述导管顶端部处封口;所述Y形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导管的尾部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作为注液口和注气口,所述内导管与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外导管与所述注气口连通;所述外导管的管壁上且临近所述球囊顶部处设有使外导管与球囊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和外导管为同轴设置,所述外导管的管壁上且临近所述球囊尾部处设有使外导管与球囊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肠道球囊导管还包括旋钮座、旋钮盖、牵引线和T型卡块,其中,所述旋钮座设于所述Y形三通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松华梁栋科杨巍朱琼张振东朱大伟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