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12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胶管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引流孔右方的管体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分别与管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和外气囊腔,在外固定气囊右方的管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创口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通过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膨胀阻隔,有效防止因体内组织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同时对管体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防止因弯曲或移动导致的管内堵塞;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对管体也起到定位作用,可防止脱落;从而提高了引流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引流胶管
,是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
技术介绍
针对临床上出现的体内积液,可通过引流管将积液从体内排出;但是,在向患者的积液部位插入引流管时,容易破坏该部位的血管组织,导致大量出血,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麻烦;又由于现所使用引流胶管多为柔性管,通过弯曲和移动会减小管内横截面积,从而影响管内积液的流通,造成管内堵塞情况;不仅如此,在插入时因无固定装置,容易导致引流管脱落,再重新插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采用传统引流管无法止血和采用现所使用的引流胶管容易造成管内堵塞、从患处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引流孔右方的管体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分别与管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和外气囊腔,在外固定气囊右方的管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在管体的上部有使内气囊腔与内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内充气通道,在管体的下部有使外气囊腔与外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外充气通道;在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的右侧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管体的左侧由左至右可依次有四个互相对称的引流孔。上述管体的右端可固定连接有管体接头。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创口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通过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膨胀阻隔,有效防止因体内组织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同时对管体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防止因弯曲或移动导致的管内堵塞;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对管体也起到定位作用,可防止脱落;从而提高了引流效率。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管体,2为引流孔,3为内固定气囊,4为外固定气囊,5为内气囊腔,6为外气囊腔,7为内连接接头,8为外连接接头,9为内充气通道,10为外充气通道,11为单向阀,12为管体接头,13为注射器,14为引流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I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I所示,该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包括管体I ;在管体I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2,引流孔2右方的管体I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3和外固定气囊4,内固定气囊3和外固定气囊4分别与管体I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5和外气囊腔6,在 外固定气囊4右方的管体I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7和外连接接头8 ;在管体I的上部有使内气囊腔5与内连接接头7之间相通的内充气通道9,在管体I的下部有使外气囊腔6与外连接接头8之间相通的外充气通道10 ;在内连接接头7和外连接接头8的右侧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U。单向阀11为现有公知的医用设备;通过内连接接头7和外连接接头8向内固定气囊3和外固定气囊4打气,气体通过内充气通道9和外充气通道10进入内气囊腔5和外气囊腔6,使内固定气囊3和外固定气囊4膨胀并固定在创口处的内外两侧,单向阀11可防止气体泄漏;这样对创口的两侧进行密封,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和支撑管体I的作用,有效防止管体I堵塞,以及从患处脱落的情况发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I所示,在管体I的左侧由左至右依次有四个互相对称的引流孔2。通过增力口引流孔2的数量,从而增加管体I的过流量;同时不同深度的引流孔2可以针对体内不同位置的积液进行引流,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如附图I所示,在管体I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管体接头12。便于管体I与承装积液的引流瓶14连接。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安装和使用过程如附图2所示,首先将注射器13安装在与内连接接头7相连接的单向阀11上,在管体接头12上通过连接管连接引流瓶14 ;再将管体I从左侧放入体内,直到外固定气囊4的位置;这时,通过注射器13向内固定气囊3打气使其膨胀,然后取下注射器13 ;向外轻轻拉动管体1,使内固定气囊3顶在内部切口处;再将注射器13安装在与外连接接头8相连接的单向阀11上,通过注射器13向外固定气囊4打气使其膨胀,取下注射器13 ;即可完成对本技术在患处的定位并进行引流;引流后取出时,可将注射器13安装在与内连接接头7连接的单向阀11上,使膨胀的内固定气囊3恢复,再将本技术取出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引流孔右方的管体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分别与管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和外气囊腔,在外固定气囊右方的管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在管体的上部有使内气囊腔与内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内充气通道,在管体的下部有使外气囊腔与外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外充气通道;在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的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左侧由左至右依次有四个互相对称的引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管体接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引流胶管
,是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引流孔右方的管体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分别与管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和外气囊腔,在外固定气囊右方的管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创口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通过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膨胀阻隔,有效防止因体内组织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同时对管体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防止因弯曲或移动导致的管内堵塞;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对管体也起到定位作用,可防止脱落;从而提高了引流效率。文档编号A61M27/00GK202666168SQ2012200849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努尔兰·阿汗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气囊固定引流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在管体的左侧有至少一个引流孔,引流孔右方的管体上由左至右依次间隔固定连接有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内固定气囊和外固定气囊分别与管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气囊腔和外气囊腔,在外固定气囊右方的管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在管体的上部有使内气囊腔与内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内充气通道,在管体的下部有使外气囊腔与外连接接头之间相通的外充气通道;在内连接接头和外连接接头的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努尔兰·阿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