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533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出口、血液进口以及血液出口,在所述血液进口上部并靠近血液进口的位置套设有一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和与气囊主体相连的气囊通道,所述气囊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导管上端的出口处形成通气口,所述气囊主体包括至少三个在同一水平面均匀排列的相同的气囊袋;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透析导管长期留置静脉血管时血液进口贴壁以及危重病人因为血压低等情况造成的贴壁问题,当纤维蛋白鞘形成包裹导管尖端后血流无法通过时,打开气囊,将纤维蛋白鞘撑开,从而就有部分空间供血流通过,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导管,特别是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导管是一种必需的医疗器械。常见的透析导管,根据导管内腔道的个数分为有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和三腔导管等。典型的双腔透析用导管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导管本体I、导管本体I上端的两个独立的出口 2、导管本体I下端的血液出口3(尖端)以及导管本体I下部侧壁的血液进口 4。部分透析患者需要在中心静脉如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用以透析用。但这种导管用的时间长了后有时会出现贴壁,即导管本体下部侧壁的血液进口 4处 贴到静脉壁上,导致血液无法从导管顺利引出,进而无法完成透析,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主要影响透析过程,因为透析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血液从导管引出,然后经过透析器透析后再将血液引回去的)。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案。有采用在导管制作时,用激光切槽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贴壁的发生,但是在临床应用上仍不理想,且工艺要求闻,价格昂贵。另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长了后,都会在导管尖端和侧壁即血液出口和血液进口之间形成纤维蛋白鞘,这种纤维蛋白鞘包裹着导管侧壁的血液进口处(纤维蛋白鞘是包裹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像一个袜套一样包住,主要问题是堵住血液进口),导致血液无法顺利引出,血流量差,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纤维蛋白鞘的形成,首先是在蛋白鞘形成后反复用尿激酶溶栓,而尿激酶溶栓是无法溶掉纤维蛋白鞘,只能溶解掉纤维蛋白鞘内的一些微血栓,从而释放出少许空间供血流通过。反复的尿激酶溶栓也有其危险性1、费用昂贵,每次透析前都要溶栓,时间长,很麻烦,患者也负担不了,2、尿激酶具有全身出血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的就是脑出血并发症。其次是采用纤维蛋白鞘撕脱术将纤维蛋白鞘拉出,但该手术难度大,一般医院不易开展,且手术需要在造影下进行,费用昂贵。再次,一些危重患者,常出现低血压、血管张力差等情形,这时血管受到导管侧壁的负压抽吸后容易贴到导管侧壁血液进口处导致血液引流不畅,进而无法顺利完成透析,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贴壁也能解决纤维蛋白鞘问题的新型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上端的出口、导管本体下部侧壁的血液进口以及导管本体下端的血液出口,还设置有一防贴壁装置,所述防贴壁装置为在所述血液进口上部并靠近血液进口的位置套设的一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和与气囊主体相连的气囊通道,所述气囊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导管上端的出口处形成通气口,所述气囊主体包括至少三个在同一水平面均匀排列的相同的气囊袋。气囊平常情况下是关闭的,只有当临床判断为导管贴壁或是血流不畅时才通过气囊通道对气囊袋充气撑开气囊,也可以采用灌注生理盐水等方式将气囊袋撑开。当透析结束后就抽气或者抽出生理盐水使气囊关闭。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袋为三个,且相互之间呈120°夹角。三个气囊袋围绕导管本体形成等三叉状,使导管血液出口准确地位于静脉血管中央位置,防止了贴壁现象的发生。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袋充气状态下与导管垂直。气囊袋在充气状态下为长条状。这样可以使得导管的血液出口位于静脉血管中央位置的状态更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通道为一个。采用一个气囊通道,使得每个气囊袋均匀充气,同时同样幅度地撑开血液进口与血管壁,稳定安全。作为优选所述气囊通道均匀地紧贴导管本体外壁,在充气时气囊通道远离导管本体的一侧与导管外壁的距离不大于O. 5mm。亦即气囊通道完全充满时的直径不大于O. 5_。为了保证充气操作时的顺畅,最好将气囊通道设置为扁平状,这样有充分的充气空间,同时保证气囊通道充气时不会过厚。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袋在充气状态下为长条状,气囊完全充气时的长度为O.8-lcm,宽度为 O. 2cm_0. 4cm。根据导管的不同长度选择不同大小的气囊,如13cm的导管则配O. 8*0. 2cm的气囊,20cm的导管则配I. 0*0. 4cm的气囊。因为不同长度的导管留置的静脉选择是不同的,如13cm和16cm是选择留置颈内静脉的,20cm是选择留置股静脉的,颈内静脉的直径比股静脉直径细些,所以气囊的大小也会小些,而13cm又是适合个子矮小的患者,16cm适合个子稍大的患者,因此静脉的直径也不同,配套的气囊的大小也会有差别。因为若气囊宽度太大,则影响血管截面积,从而影响血流,若气囊宽度太小,则在充气后没有支撑力,气囊撑开后受到压力容易打折。这样的设计,使得气囊通道的增设不影响导管的直径大小,气囊通道与导管外壁紧密结合,不影响导管外周的平滑性,不会诱发血栓形成。作为优选在所述通气口设置有阀门。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气囊打开时的稳定性,以及不使用气囊时的安全性。气囊袋可根据临床来调节充气量,比如充气过程中发现血流可以开始顺利引出了,就可以不充气了,关闭阀门;而且气囊袋完全撑开后长度仅为O. 8-lcm,宽度仅为O.2cm-0. 4cm,即仅占用很小的血管截面积,不会影响中心静脉的血流通过,又具备一定的支撑力度。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原有导管上增设了防贴壁装置,很好地解决了透析导管长期留置静脉血管时血液出口贴壁的问题,对于危重病人因为血压低等情况造成的贴壁也同样适用;而且当纤维蛋白鞘形成包裹导管尖端后血流无法通过时,打开气囊,将纤维蛋白鞘撑开,从而就有部分空间供血流通过。这样的导管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气囊袋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导管本体、2为出口、3为血液出口、4为血液进口、5为气囊袋、6为气囊通道、7为通气口,8为中心静脉,9为静脉管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I、导管本体I上端的出口 2、导管本体I下部侧壁的血液进口 4以及导管本体I下端的血液出口 3,还设置有一防贴壁装置,所述防贴壁装置为在所述血液进口 4上部并靠近血液进口 4的位置套设的一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和与气囊主体相连的气囊通道6,所述气囊通道6的另一端延伸到导管上端的出口 2处形成通气口 7,所述气囊主体包括三个在同一水平面均匀排列的相同的气囊袋5,三个气囊袋5相互之间呈120°夹角,所述气囊袋5充气状态下与导管本体I垂直;所述气囊通道6为一个,即三个气囊袋5汇集一起然后与气囊通道6相连,所述气囊通道6均匀地紧贴导管本体I外壁,在充气时气囊通道6远离导管本体I的一侧与导管外壁的距离为O. 5mm,所述气囊袋5完全充气时为长条形,长度为O. 8cm,宽度为O. 2cm ;并在所述通气口设置有阀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上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防贴壁装置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上端的出口、导管本体下部侧壁的血液进口以及导管本体下端的血液出口,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防贴壁装置,所述防贴壁装置为在所述血液进口上部并靠近血液进口的位置套设的一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气囊主体和与气囊主体相连的气囊通道,所述气囊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导管上端的出口处形成通气口,所述气囊主体包括至少三个在同一水平面均匀排列的相同的气囊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关天俊何金选林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