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骥专利>正文

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605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球囊,具体涉及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接头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和远端球囊,所述的近端球囊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与近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与远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球囊设计为导管体头端依次存在两个球囊,两个球囊内部分别有连接管与尾端相连,可以分别扩张及回抽,避免了以往需要反复交换引入球囊的复杂操作,在操作上,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把原来需要两个球囊导管完成的预扩张成形与球囊碎栓两步操作合二为一,使患者及术者所受射线量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球囊,具体涉及一种双腔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颅内动脉血栓形成相比,相对少见,但其病死率却达5%_30%,并且常发生于中青年患者。目前,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凝、动脉溶栓、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成形术等。全身抗凝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最传统且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也是其他血管内治疗的基础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抗凝治疗的效果不佳。颅内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是溶栓及抗凝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避免或减少溶栓药物使用的剂量,以降低溶栓治疗后出血的并发症,是非常值得临床医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血管内机械碎栓成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手段,逐渐成为抗凝治疗失败后的最佳选择。利用球囊对颅内静脉窦血栓行碎栓治疗是其中效果显著的手段,但颅内静脉窦血栓多继发于静脉窦狭窄基础上,较大直径的碎栓球囊往往难以直接通过狭窄,此时需要应用直径较小球囊对狭窄部位预扩张后再进入碎栓球囊,此过程需要利用交换导丝,交换引入不同直径的球囊,操作时间长,且易引起导丝移位造成静脉窦损伤等并发症,并且操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用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球囊碎栓治疗的双腔球囊导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接头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和远端球囊,所述的近端球囊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与近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与远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所述的近端球囊和远端球囊的位置相邻,且远端球囊在近端球囊的外侧。所述的导管体的长度为150cm,所述的导管体包括内管和套装在内管上的外管。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导丝出口、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的导丝出口位于近端球囊的内侧,且导丝出口的中心点到远端球囊头端处的距离为30cm,所述的上接口和下接口分别位于外管尾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近端连接管的一端从下接口中穿过与近端球囊相连通,所述的远端连接管的一端从上接口中穿过与远端球囊相连通。所述的内管的头端处与导丝的一端相连接,导丝的另一端从导丝出口(10)处引出。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球囊导管体长度为150cm,避免了以往球囊某些时候无法到位的情况;2、球囊设计为导管体头端依次存在两个球囊,两个球囊内部分别有连接管与尾端相连,可以分别扩张及回抽,避免了以往需要反复交换引入球囊的复杂操作;3、在操作上,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把原来需要两个球囊导管完成的预扩张成形与球囊碎栓两步操作合二为一,使患者及术者所受射线量大大减少;4、在价格上,较两个球囊经济,为患者节省了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8,接头8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2和远端球囊3,所述的近端球囊2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3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2与近端连接管5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阀门7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3与远端连接管6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阀门7相连接。所述的近端球囊2和远端球囊3的位置相邻,且远端球囊3在近端球囊2的外侧。所述的导管体的长度为150cm,所述的导管体包括内管1和套装在内管1上的外管9。所述的外管9上设置有导丝出口 10、上接口 12和下接口 13,所述的导丝出口 10位于近端球囊2的内侧,且导丝出口 10的中心点到远端球囊3头端处的距离为30cm,所述的上接口 12和下接口 13分别位于外管9尾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近端连接管5的一端从下接口 13中穿过与近端球囊2相连通,所述的远端连接管6的一端从上接口 12中穿过与远端球囊3相连通。所述的内管1的头端处与导丝4的一端相连接,导丝4的另一端从导丝出口 10处引出。本技术在使用时:两个球囊为非顺应性球囊,对静脉窦壁的损伤较小,球囊由低硬度聚亚氨酯材料制造,导管体由聚氯乙烯或聚亚氨酯材料制造,根据静脉窦血栓及静脉窦狭窄所在部位静脉窦直径选择球囊不同的直径组合,导丝4自导管体头端引入导管体,于导管体距远端球囊头端约30cm处引出,用于引入导丝置放球囊,球囊连接腔用于充盈和回缩球囊,导管体沿导丝进入静脉窦后,到达狭窄部位,经阀门7注入对比剂充起远端球囊3,对狭窄部位预扩张,扩张完成后回抽远端球囊3,再将导管体送至上矢状窦前份,经阀门7注入对比剂充起近端球囊2,保持近端球囊2充盈状态回拉导管体,完成碎栓操作。【主权项】1.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8),接头(8)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2)和远端球囊(3),所述的近端球囊(2)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3)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2)与近端连接管(5)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阀门(7)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3)与远端连接管(6)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6 )的另一端与阀门(7 )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球囊(2)和远端球囊(3)的位置相邻,且远端球囊(3)在近端球囊(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体的长度为150cm,所述的导管体包括内管(1)和套装在内管(1)上的外管(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9)上设置有导丝出口(10)、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所述的导丝出口(10)位于近端球囊(2)的内侧,且导丝出口(10)的中心点到远端球囊(3)头端处的距离为30cm,所述的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分别位于外管(9)尾部的上下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连接管(5)的一端从下接口(13)中穿过与近端球囊(2)相连通,所述的远端连接管(6)的一端从上接口(12)中穿过与远端球囊(3 )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的头端处与导丝(4)的一端相连接,导丝(4)的另一端从导丝出口(10)处引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用球囊,具体涉及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接头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和远端球囊,所述的近端球囊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与近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与远端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阀门相连接,球囊设计为导管体头端依次存在两个球囊,两个球囊内部分别有连接管与尾端相连,可以分别扩张及回抽,避免了以往需要反复交换引入球囊的复杂操作,在操作上,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把原来需要两个球囊导管完成的预扩张成形与球囊碎栓两步操作合二为一,使患者及术者所受射线量大大减少。【IPC分类】A61M25/10, A61M29/02【公开号】CN204972657【申请号】CN201520756554【专利技术人】马骥, 水少锋, 韩新巍, 郭栋, 李腾飞, 闫磊, 朱明 , 吴垠垠 【申请人】马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球囊导管,包括接头(8),接头(8)与导管体的尾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体的头端设置有近端球囊(2)和远端球囊(3),所述的近端球囊(2)的直径大于远端球囊(3)的直径,所述的近端球囊(2)与近端连接管(5)的一端相连通,近端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阀门(7)相连接,所述的远端球囊(3)与远端连接管(6)的一端相连通,远端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阀门(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骥水少锋韩新巍郭栋李腾飞闫磊朱明吴垠垠
申请(专利权)人:马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