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蜗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11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8
一种加强型蜗轮箱,其特点是包括齿轮轴、与齿轮轴连接的轮箍式蜗轮、与轮箍式蜗轮相啮合的蜗杆,齿轮轴是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并采用渐开线花键与支座联接;所述的轮箍式蜗轮内孔与支座外圆周表面采用紧配合装配并用螺钉固定;所述的蜗杆和芯轴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蜗杆分别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于壳体上并与轮箍式蜗轮啮合。其优点是能明显提高蜗轮箱的可靠性,提高平地机蜗轮箱的工作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ー种主要应用于平地机的加强型蜗轮箱
技术介绍
蜗轮箱是平地机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驱动工作装置回转作业,调整铲刀在水平面上的角度。平地机在作业时,地面会对铲刀造成一定冲击,冲击会通过滚盘传递到蜗轮箱的输出齿轮轴和蜗轮、蜗杆,容易造成蜗轮箱内部零件的损坏。目前国内平地机蜗轮箱的传动结构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经过蜗轮蜗杆传动后 直接由齿轮轴输出(结构形式如图I所示);ニ是蜗轮蜗杆传动后,在输出齿轮ー侧采用剪切销过载保护装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采取分体式由保护销连接,通过设定剪切销剪切槽的直径、加工精度以及热处理淬火硬度来保护蜗轮箱,当负载超过设定值时,剪切销折断,从而起到保护蜗轮箱的作用;三是在蜗轮和蜗杆中间増加摩擦片,通过调节摩擦片的压紧カ来设置蜗轮与输出轴打滑的预设值,从而对蜗轮箱进行过载保护。这三种传动结构形式都存在缺陷。第一种方式不能对蜗轮箱的蜗轮蜗杆、齿轮轴起到有效保护。如图I所示,蜗杆和芯轴通过平键连接。芯轴直径为の27mm,材料为40Cr,抗弯强度较低;蜗杆的材料是铝黄铜ZCuZn25A16Fe3Mn3,蜗轮的材料是40Cr。推力球轴承只能承受轴向力,铜套可承受径向力,但是受到设计空间的制約,轴套截面积较小,易磨损、变形。端盖没有安装透气装置,润滑油在高温下易老化、变质。第二种方式由于对剪切销剪切槽的直径、加工精度以及热处理淬火硬度的控制要求较高、难以控制,因此造成在工作过程中,ー是剪切销太容易折断,轻微的负载就足以让销子断裂,用户需要频频更换剪切销,ニ是负载超过设定值时剪切销也不折断,起不到保护蜗轮箱的作用。第三种方式对摩擦片压紧カ的调整有一定的困难,较难制定可操作的检测标准,造成蜗轮和输出轴打滑カ的预设值不一致,不能真正起到保护蜗轮箱的作用。另外,平地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摩擦片会出现磨损,打滑力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用户经常调整摩擦片的压紧力。随着平地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蜗轮箱的使用寿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蜗轮箱可靠性寿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蜗轮箱能够承受工作装置传递的更大负载,使得蜗轮蜗杆变形量、磨损量更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和加强型蜗轮箱。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包括齿轮轴、与齿轮轴连接的轮箍式蜗轮、与轮箍式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的齿轮轴是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并采用渐开线花键与支座联接;所述的轮箍式蜗轮内孔与支座外圆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装配并用螺钉固定;所述的蜗杆和芯轴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芯轴分别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于壳体上并与轮箍式蜗轮啮合。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轮箍式蜗轮的蜗轮 外缘与支座是采用台阶孔轴过盈配合的结构连接。所述用于支承蜗杆的左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左端面正对的壳体处设置有堵头。所述用于支承蜗杆右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右端面与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与壳体的连接面设置有调整垫圈,通过螺栓将轴承座固定。所述的蜗杆轴肩直径为032mm(=)。所述的蜗杆和轮箍式蜗轮的临界自锁角设置为6° ±30’。在壳体正对齿轮轴处设置有端盖,端盖上固定有包括透气螺栓、透气盖、海绵垫和0形圈组成的透气装置总成。所述的蜗轮所采用的材料为ZCuZn25A16Fe3Mn3 ;所述的支座所采用的材料为40Cr。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明显提高蜗轮箱的可靠性,提高平地机蜗轮箱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I是普通型蜗轮箱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箍式蜗轮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的左视图。附图7是加强型蜗轮箱透气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的各部件明细如下I-壳体,2-拆卸堵头,3-堵头,4-圆锥滚子轴承,5-蜗杆,6-轴承座,7_调整垫圈,8-齿轮轴,9-骨架油封,10-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1-轮箍式蜗轮,12-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3-壳盖,14-端盖,15-透气装置总成,16-支座,17-蜗轮外缘,18-螺钉,19-透气螺栓,20-透气盖,21-海绵垫,22-0形圏。本技术包括齿轮轴8、与齿轮轴8连接的轮箍式蜗轮11、与轮箍式蜗轮11相啮合的蜗杆5,所述的齿轮轴8是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支承在壳体I并采用渐开线花键与支座16联接;所述的轮箍式蜗轮11的蜗轮外缘17内孔与支座16外圆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装配并用螺钉18固定;所述的蜗杆5为整体式结构,蜗杆5分别用圆锥滚子轴承4支承于壳体I上并与轮箍式蜗轮11啮合。所述的轮箍式蜗轮11的蜗轮外缘17内孔为台阶孔,支座16外径与之配合处为台阶外圆;所述蜗轮外缘17与支座16连接处设置有用螺钉9固定;所述的蜗轮外缘17所采用的材料为ZCuZn25A16Fe3Mn3 ;所述的支座16所采用的材料为40Cr。所述用于支承蜗杆5的左端圆锥滚子轴承4的左端面正对的壳体处设置有堵头3。所述用于支承蜗杆5右端圆锥滚子轴承4的右端面与轴承座6连接,所述轴承座6与壳体I的连接面设置有调整垫圈7,通过螺栓将轴承座6固定。所述的蜗杆5轴肩直径为032mm(=)。所述的蜗杆5和轮箍式蜗轮11的临界自锁角设置为6° ±30’。在壳体I正对齿轮轴处设置有端盖14,端盖14上固定有包括透气螺栓19、透气盖20、海绵垫21和0形圈22组成的透气装置总成15。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蜗杆5通过ー组圆锥滚子轴承4支撑,圆锥滚子轴承4装配于壳体I上;蜗杆5和轮箍式蜗轮11的对中通过加工壳体I进行调整 ,轮箍式蜗轮11包括蜗轮外缘17和支座16 ;圆锥滚子轴承4通过调整垫圈7进行预紧,调整垫圈7通过轴承座6压紧;圆锥滚子轴承4和蜗杆5可分别通过拆卸堵头3、堵头2后敲击取出。齿轮轴8和轮箍式蜗轮11通过模数2. 5、齿数31的渐开线花键联接;齿轮轴8采用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支撑,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装配在壳体I和壳盖13上;加强型蜗轮箱内部润滑油通过骨架油封9进行密封。蜗杆5的材料是钢40Cr。轮箍式蜗轮11由支座16、蜗轮外缘17和10颗MlO螺钉18组成,支座16的材料是钢40Cr,蜗轮17的材料是铸铝黄铜ZCuZn25A16Fe3Mn3。蜗杆5和蜗轮总成11的临界自锁角设置为6°,在负载未达到设定值时起到自锁的作用,从齿圈传递到齿轮轴及蜗轮、再由蜗轮传递给蜗杆的负载的分力,超过蜗轮蜗杆啮合时的摩擦カ时,即在负载超过设定值时蜗轮蜗杆打滑,起到保护蜗轮箱的作用。透气装置15装配在端盖14上,由透气螺栓19、透气盖20、海绵垫21和0形圈22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加强型蜗轮箱,包括齿轮轴(8)、与齿轮轴(8)连接的轮箍式蜗轮(11)、与轮箍式蜗轮(11)相啮合的蜗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轴(8)是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支承在壳体(I)并采用渐开线花键与支座(16)联接;所述的轮箍式蜗轮(11)的蜗轮外缘(17 )内孔与支座(16 )外圆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装配并用螺钉(18)固定;所述的蜗杆(5)是蜗杆齿和芯轴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蜗轮箱,包括齿轮轴(8)、与齿轮轴(8)连接的轮箍式蜗轮(11)、与轮箍式蜗轮(11)相啮合的蜗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轴(8)是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支承在壳体(1)并采用渐开线花键与支座(16)联接;所述的轮箍式蜗轮(11)的蜗轮外缘(17)内孔与支座(16)外圆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装配并用螺钉(18)固定;所述的蜗杆(5)是蜗杆齿和芯轴做成一体式的整体结构,蜗杆(5)分别用圆锥滚子轴承(4)支承于壳体(1)上并与轮箍式蜗轮(1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勇张广江冯宗军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