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蜗杆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消除齿侧间隙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齿轮传动中,适当的齿侧间隙是传动机构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侧隙的存在可以避免轮齿受力变形和摩擦发热而膨胀所引起的挤压或卡死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制造和装配的误差,从而可以采用较经济的制造工艺;可以提供容纳润滑油的空间,便于齿面润滑等。但是,由于齿侧间隙的存在,必然给现代机电系统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印刷设备、自动火炮和雷达等带来冲击、振动、噪声、降低系统随动精度和稳定性等。显然,一方面为了提高传动副的传动精度,尤其是伺服驱动系统中需要频繁正反转的齿轮传动,齿侧间隙宜小,最好为零;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提高传动副的承载能力,齿侧间 隙宜大。在精密重载传动中,二者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同时适应高精度、大载荷要求的无侧隙齿轮传动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已提出的蜗杆传动有多种型式,但就无侧隙和齿侧间隙可调的蜗杆传动有如下五种传动型式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钱光瑾.新技术新工艺· 1983年第5期。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是通过调整蜗杆的轴向位置来调整传动的齿侧间隙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消除齿侧间隙的蜗杆传动装置,包括蜗杆(10)和蜗轮(20),其特征是:所述蜗杆(10)由同轴安装的左段蜗杆(11)、右段蜗杆(12)构成,其左右齿面分别由正弦线形砂轮异面一次包络而成;所述蜗轮(20)在径向均匀分布有正弦形状轮齿,轮齿由与蜗杆形状一致的滚刀二次包络而成;所述左段蜗杆(11)、右段蜗杆(12)之间设置有调整其相对位置和相对旋转角度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星桥,王进弋,郑有春,张均富,向中凡,柳在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