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多孔石膏型成型模具。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电磁相分离技术在制备梯度、表面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实质是利用合金液中自生相与合金液电导率之间的差异,外加电场、磁场(或两者的组合)后对自生相产生电磁力并使之向合金液表面层迁移,合金液在铸型中凝固后就形成了表面富集自生相颗粒的自生梯度/表面复合材料。其中,采用外加线圈感应交变磁场方式对圆柱状熔体施加交变磁场,产生的电磁力可使其中的自生相偏聚到熔体外表面,并通过选择合适的电磁力作用参数,从而制备得到初生Si相增强外表面的圆棒状和管状梯度复合材料,但是以往的实验研究采用单孔铸型,每次只能成型一件,效率太低,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采用蜂窝结构的多孔铸型可充分利用感应磁场作用空间,提高梯度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蜂窝结构的多孔铸型以莫来石或堇青石作为主要材料、通过浆料挤压和高温烧结成型。经文献检索发现,邓重宁发表的“600孔/in2蜂窝陶瓷载体挤压成形模具”(《陶瓷》,2001,04)介绍了600孔/in2蜂窝陶瓷载体挤压成形模具,采用该模具制备的蜂窝结构的多孔铸型,孔密度可达600-900孔/平方英寸,但是,其工艺过程复杂、必需专用挤压设备和烧结设备,不易制造大孔径(直径5mm以上)和圆孔的多孔陶瓷,而且制备的陶瓷铸型溃散性差、不能回收利用,因此不适合作为电磁分离法制备梯度复合材料的铸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多孔石膏型成型模具,使其用来制造大孔径、多圆孔石膏型,其工艺简易可行,制造的石膏铸型溃散性好、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石膏型成型模具,包括顶盖(2)、金属型(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圆棒状石蜡型芯(1),其连接方式为金属型(3)设置在顶盖(2)和底座(4)之间,顶盖(2)设有直径与圆棒状石蜡型芯(1)外径一致的通孔(5)和一个浇注孔(7),底座(4)上设有直径与圆棒状石蜡型芯(1)外径一致的盲孔(6),通过通孔(5)和盲孔(6)将圆棒状石蜡型芯(1)固定在金属型(3)的型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膏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通孔(5)和盲孔(6)的个数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王俊,孙宝德,周尧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