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851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包括:外壳(1),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的进液管(4)和出液管(5),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多条冷却通道(2),且每条冷却通道具有与进液管(4)相连通的进液口和与出液管(5)相连通的出液口,所述进液管(4)的中心线两侧的所述冷却通道(2)的进液口距设置有所述进液管(4)的外壳壁的距离沿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中心线的方向依次递增。该冷却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流量不均匀和进液管处的冷却水腔的角落部位的冷却液的流量较小,导致冷却效果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的汽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纯电动汽车以其低噪声、无污染、能量来源多样化、能量效率高的特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推动了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在纯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中,电机控制器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控制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严重时会影响电机控制器的工作性能,所以对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是十分必要的。在现有技术中,如图I所示,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一般包括外壳01、设置于外壳01上的进液管02和出液管04,还有与进液管02和出液管04均相通的多条冷却通道03,冷却液从进液管02进入该装置后,在冷却通道03内流通以达到对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最终从出液管04排出。但是,目前的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的多条冷却通道03 —般都是并列排布,有的冷却通道靠近进液管02的中心线,而有的距离进液管02的中心线较远,这样冷却液从进液管02进入后,首先进入冷却通道03与外壳01之间的冷却水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包括:外壳(1),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的进液管(4)和出液管(5),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多条冷却通道(2),且每条冷却通道具有与进液管(4)相连通的进液口和与出液管(5)相连通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的中心线两侧的所述冷却通道(2)的进液口距设置有所述进液管(4)的外壳壁的距离沿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中心线的方向依次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泓清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