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气动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200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床气动尾座,尾座外壳后部设有气缸;尾座外壳内设有移动套筒;移动套筒前部设有顶尖,移动套筒后部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后端与气缸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经气管与手动控制阀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尾座后半部分进行改造而成,取消手柄,改手动为气动,高效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车床气动尾座
技术介绍
在批量产品车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尾座顶尖顶住产品进行加工,传统的车座尾座顶尖需要人工摇动手柄来实现顶尖的前后移动,既费人工又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车床气动尾座。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尾座外壳后部设有气缸;尾座外壳内设有移动套筒;移动套筒前部设有顶尖,移动套筒后部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后端与气缸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经气管与手动控制阀相连。所述调整螺杆经固定螺母装于移动套筒后部。本技术通过对尾座后半部分进行改造而成,取消手柄,改手动为气动,高效实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顶尖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卡盘,2、产品,3、顶尖,4、调整螺杆,5、气缸,6、气管,7、手动控制阀,8、固定螺母,9、移动套筒,10、尾座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图I中,尾座外壳10后部设有气缸5,尾座外壳10内设有移动套筒9,移动套筒9前部设有顶尖3,调整螺杆4经固定螺母8装于移动套筒9后部。调整螺杆4后端与气缸5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5经气管6与手动控制阀7相连。图2中,本技术的压紧过程为扳动手动控制阀7,压缩空气推动气缸5,通过调整螺杆4和固定螺母8推动移动套筒9和顶尖3,从而压紧产品2。本技术的松开过程为反向扳动手动控制阀7,压缩空气换向,推动气缸5,通过调整螺杆4和固定螺母8带动移动套筒9和顶尖3回退,从而松开产品2。权利要求1.一种车床气动尾座,其特征在于尾座外壳(10)后部设有气缸(5);尾座外壳(10)内设有移动套筒(9 );移动套筒(9 )前部设有顶尖(3 ),移动套筒(9 )后部设有调整螺杆(4);调整螺杆(4)后端与气缸(5)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5)经气管(6)与手动控制阀(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床气动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杆(4)经固定螺母(8)装于移动套筒(9)后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床气动尾座,尾座外壳后部设有气缸;尾座外壳内设有移动套筒;移动套筒前部设有顶尖,移动套筒后部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后端与气缸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经气管与手动控制阀相连。本技术通过对尾座后半部分进行改造而成,取消手柄,改手动为气动,高效实用。文档编号B23B23/00GK202655659SQ20122033375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军, 董艳平, 张国飞 申请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气动尾座,其特征在于:尾座外壳(10)后部设有气缸(5);尾座外壳(10)内设有移动套筒(9);移动套筒(9)前部设有顶尖(3),移动套筒(9)后部设有调整螺杆(4);调整螺杆(4)后端与气缸(5)活塞杆传动连接;气缸(5)经气管(6)与手动控制阀(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董艳平张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