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包括烟气吸收净化系统及分别与所述烟气吸收净化系统相连接的脱硫剂供给系统、烟气输入系统、净烟气排放系统和回收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脱硫剂供给系统为碳酸氢铵溶液供给系统;所述烟气吸收净化系统包括吸收塔、在吸收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系统、脱硫剂喷淋系统、浆液回收池、浆液氧化系统;所述回收处理系统为浆液回收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吸收塔的中部和下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设置简单优化、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能够实现安全高效脱硫,成本低,适于在脱硫等相关烟气处理领域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氨法脱硫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目前,氨法脱硫工艺基本都是以液氨、气氨或氨水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利用由此形成的铵盐溶液洗涤烟气,使烟气脱尘。工艺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主要为吸收反应2NH40H+S02= (NH4) 2S03+H20 (SO2 过量时)2NH40H+2S02=2NH4HS03 (NH3 过量时)。 该工艺的产物可通过氧化处理为硫酸铵,作为肥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增加企业收益,氨法脱硫工艺整体上以快捷、高效且无其他副产物生成而受到重视。但是,作为脱硫剂的液氨、气氨或氨水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例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液氨,在其使用方面,氨法脱硫装置的液氨储存区占地面积很大,通常都达数千平米以上,且储存区需要布置在电厂的主导下风向,再者,还需要注意涉及防火间距及对附近居民的安全和空气呼吸质量影响等因素;在运输方面,液氨的运输必须使用专用的罐车,其运输及管理成本高昂;若使用氨水,虽然较为安全,但通常氨水的浓度仅为1(Γ20%,如果长途运输,运输的大部分重量为水,同样增加了运输成本;气氨在使用、运输及储存方面也一样面临相同的困难;此外,合成氨一般属于化肥厂的配套建设中间装置,就地生产液氨比较困难,同时,液氨商品交易量很少,致使氨法脱硫装置的脱硫剂供应存在困难,相应地,使脱硫工艺的成本太高,进而,也使环境保护的效果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氨法脱硫技术,充分发挥氨法脱硫的优点,并达到节能减耗、节约用地、降低经济成本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专利ZL200910146857. 3公开了一种节能高品质硫酸铵回收的氨法脱硫工艺,采用氨水作为脱硫剂,氨水与烟气充分脱硫后生成亚硫酸铵,将亚硫酸铵在塔内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铵,将硫酸铵溶液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在脱硫塔内与高温烟气接触换热,使烟气降温的同时,硫酸铵溶液升温饱和,饱和硫酸铵溶液结晶一段时间后,经离心脱水干燥制成高品质硫酸铵。该本专利技术较大程度地节省了干燥制硫酸铵产品的热能,使烟气达标排放,并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但是,其以氨水为脱硫剂,在脱硫工艺的初始即存在高成本的投入,并且,受氨水本身浓度限制,为达到脱硫效果,使其在工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损耗。专利技术专利ZL 201110132854. I公开了一种双氧化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氨水制备装置、吸收塔、预洗塔、缓冲氧化箱、旋流器、离心机、干燥床、尾气洗涤器、包装机、氨水储箱;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脱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硫酸铵晶体。该本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氨逃逸量,降低了现有氨法脱硫的成本,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铵晶体,但是,该专利技术增设了氨的制备及存储装置,相应地增加了脱硫工艺的复杂程度,且对所制氨水的存储不仅占据空间还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氨水的浓度有限,要达到脱硫效果,需要消耗大量水,因此,虽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铵晶体,但从整体效果上,使经济成本不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不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及其脱硫工艺系统,增强环保效果,减少能源材料的损耗,节约用地,降低经济成本。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碳酸氢铵脱硫浆液输送以碳酸氢铵为脱硫剂,将配制好的碳酸氢铵溶液输送至吸收塔中;(2)烟气吸收净化以碳酸氢铵溶液为脱硫浆液对进入吸收塔的烟气进行吸收净化;(3)产物处理步骤(2)所得净烟气进入净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排放;步骤(2)所得剩余浆液进入浆液回收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进一步地,在步骤(I)中,所述碳酸氢铵溶液中碳酸氢铵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7% ;在步骤(2)中,在吸收塔内吸收净化烟气的脱硫浆液的pH彡5时,重复步骤(1),以便使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得到较佳的吸收。进一步地,在步骤(I)中,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输送过程为,先通过固体碳酸氢铵存储装置向称量装置中加入固体碳酸氢铵,称量后,再加入到碳酸氢铵溶液配制及存储装置中,同时,工艺水输送装置向碳酸氢铵溶液配制及存储装置中加入工艺水,通过搅拌器搅拌使碳酸氢铵溶解,配制好的碳酸氢铵溶液经碳酸氢铵溶液输送泵和碳酸氢铵溶液输送管进入吸收塔。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脱硫浆液通过脱硫剂喷淋系统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吸收;在此吸收段,发生的反应主要包括S02+H20=>H2S03S03+H20=>H2S04H2S03+2NH4HC03=> (NH4) 2S03+H20+2C02 H2S04+2NH4HC03=> (NH4) 2S04+H20+2C02 fNH4HC03+HCI=>NH4CI+H20+C02 个。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对吸收脱硫后的烟气通过除雾系统进行脱尘,以便使烟气得到进一步净化。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还包括对吸收塔底部的浆液进行氧化,使碳酸氢铵与烟气中含硫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氧化形成稳定的硫酸盐;所述吸收塔底部的浆液氧化通过浆液氧化系统进行;优选地,在对烟气进行脱硫净化的同时,对吸收塔底部的浆液进行氧化,氧化浆液的氧化剂为空气,空气的过剩系数为2. (Γ4. 0,即为理论用量的2. (Γ4. O倍;在此氧化段,发生的反应主要包括S02+02=>S032 (NH4) 2S03+02=>2 (NH4)2SO42NH4HS03+02=>2NH4HS04。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步骤(2)所得剩余浆液通过浆液输出泵输入到浆液回收处理系统,依次经过分离装置分离、干燥装置干燥,最后进入产品收集装置;优选地,在步骤(3)中,剩余浆液通过浆液输出泵进入分离装置经过三级分离,依次为旋流器旋流轻重相分离、双效蒸发器蒸汽加热浓缩、 双螺旋离心机离心分离。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吸收塔内浆液的液位控制在1(Γ12米之间;吸收塔中的浆液通过脱硫剂喷淋系统的浆液循环泵输送到三组脱硫浆液喷淋层,脱硫浆液喷淋层的喷雾压力在6 10米水柱之间,喷淋下来的浆液与吸收塔内自下而上的烟气逆流接触,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脱硫后的烟气继续上行,通过两层除雾器进一步净化。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步骤(2)所得剩余浆液的固含量为5 8%时进入浆液回收处理系统,通过浆液输出泵输入到浆液回收处理系统,依次经过分离装置分离、干燥装置干燥,最后进入产品收集装置;优选地,旋流器的工作压力为O. Γ0. 28Mpa,分离所得重相中含有硫酸铵颗粒物的浓度为2(Γ35%,所得重相产物被输送到双效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所得轻相产物被输送到吸收塔随脱硫浆液继续循环利用;双效蒸发器的工作蒸汽压为O.5 I. 3MPa,所得硫酸铵颗粒物的浓度为40飞0% ;经过双螺旋离心机离心分离所得硫酸铵固体的水含量为3飞% ;更加优选地,干燥装置为流化床干燥机,对双螺旋离心机离心分离所得硫酸铵固体进行干燥,干燥后,硫酸铵颗粒的水含量小于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包括烟气吸收净化系统及分别与所述烟气吸收净化系统相连接的脱硫剂供给系统、烟气输入系统、净烟气排放系统和回收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脱硫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包括烟气吸收净化系统及分别与所述烟气吸收净化系统相连接的脱硫剂供给系统、烟气输入系统、净烟气排放系统和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供给系统为碳酸氢铵溶液供给系统;所述烟气吸收净化系统包括吸收塔、在吸收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系统、脱硫剂喷淋系统、浆液回收池、浆液氧化系统;所述回收处理系统为浆液回收处理系统,分别与所述吸收塔的中部和下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艾淑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