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314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正面焊盘及反面焊盘;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与触控屏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规则排列设置所需的正面焊盘,在正面焊盘一侧延伸设置反面焊盘,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需要挠折或易撕裂处设置有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上的设置有装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正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在反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反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安装方便而提高安装效率,可防止柔性线路板过渡撕裂而影响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I至图6所示,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10及触控屏20 ;触控屏20包括基板201,基板201的正面为第一表面,反面为第二表面,基板201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别设置导体层(202、203),导体层(202、203) 与基板201之间设置有导电膜层(204、205);柔性印刷线路板10包括与触控屏20连接的第一端部101及与连接器30连接的第二端部102,第一端部101设置有四根正面焊盘103及一根反面焊盘104,该五根焊盘并行排列,焊盘上设置保护膜开窗105,反面焊盘104设置在中间;第一表面导体层20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2021,第二表面导体层203上对应第一连接端2021位置设置第二连接端(图中未示出),四根正面焊盘103与第一连接端2021连接,反面焊盘104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在生产过程中,为实现批量生产,如图2所示,柔性印刷线路板10设计的结构为一平板状,反面焊盘104设置在第一端部101的中间,两侧各设置两根正面焊盘103,正面焊盘103与反面焊盘104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 106以分开正面焊盘103反面焊盘104。在与触控屏20组装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将反面焊盘104沿开口 106至开口末端107处弯折,使反面焊盘104与正面焊盘103分开,反面焊盘104弯折一台阶后与第二表面导体层203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并用增强胶带固定;正面焊盘103弯折一台阶,然后将弯折后的正面焊盘103分别与第一表面导体层202的第一连接端2021对应的连接端口连接(如图6所示),并用增强胶带固定。因此,现有技术的上述连接结构具有以下缺陷 一、在连接过程中,需将正面焊盘及一根反面焊盘弯折(以适应触控屏的厚度)后进行连接,由于柔性印刷线路板焊盘排列紧密不容易弯折且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后不易固定,操作非常麻烦,工作效率低下; 二、在连接过程中,弯折分开正反面焊盘时,很容易因撕裂或挠折而损坏线路; 三、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摸屏线路端部连接时,需要先手动调整对位,然后再用增强胶带固定。不易操作,工作效率低下。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安装方便而提高安装效率的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柔性线路板过渡撕裂而影响导电性能的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正面焊盘及反面焊盘;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与触控屏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规则排列设置所需的正面焊盘,在正面焊盘一侧 延伸设置反面焊盘,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设置有防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上的设置有装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正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在反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反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进一步,柔性印刷线路板还包括与连接器连接的第二端部。进一步,触控屏包括基板,基板的正面为第一表面,反面为第二表面,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别设置导体层,导体层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导电膜层;第一表面导体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表面导体层上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设置第二连接端,正面焊盘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反面焊盘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第一表面导体层上设置所需连接端口,分别与正面焊盘连接。进一步,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的撕裂线上设置防撕裂口。进一步,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两定位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将反面焊盘延伸设置在正面焊盘一侧,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设置有开口 ;本专利技术在连接安装时,正面焊盘无需弯折直接与触控屏正面连接,然后将反面焊盘弯折后与触控屏反面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安装连接时,比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安装连接更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反面焊盘设置在正面焊盘一侦牝在撕开反面焊盘进行安装连接时,不会影响到正面焊盘。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的开口处设置防撕裂口,可以防止安装连接反面焊盘时,因过度撕裂而损坏线路。再次,在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两定位孔,该定位孔可以用于柔性印刷线路板连接时做定位,也可以用于后段与显示器组装后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固定,使得柔性印刷线路板在使用时,不会因反复弯折或牵拉而受使接头位置受到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触控屏的结构示意 图2是现有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 图3是现有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的结构示意 图4是现有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的截面 图5是现有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的立体示意 图5a是图5的局部放大 图6是现有技术触控屏第一表面的导体分布 图7是本专利技术触控屏的结构示意 图8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 图9是本专利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的结构示意 图10是本专利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的截面 图11是本专利技术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Ila是图10的局部放大 图12是本专利技术触控屏第一表面的导体分布图。标号说明 柔性印刷线路板10 第一端部101第二端部102 正面焊盘103反面焊盘104 保护膜开窗105开口 106 开口底107 触控屏20基板201 导体层(202、203)第一连接端2021 导电膜层(204、205)连接器30 柔性印刷线路板I 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 撕裂线13保护膜开窗14 防撕裂口 15定位孔16 正面焊盘2反面焊盘3 触控屏4 基板41导体层42 第一连接端421连接端口 4211 导电膜层43导体层44 连接器5增强胶带6。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7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I、正面焊盘2及反面焊盘3。柔性印刷线路板I包括与触控屏4连接的第一端部11,还包括与连接器5连接的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规则排列设置四根正面焊盘2,在四根正面焊盘2 —侧延伸设置反面焊盘3,反面焊盘3与正面焊盘2之间设置有撕裂线13。在四根正面焊盘2上设置有与触控屏4正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14,在反面焊盘3上也设置有与触控屏4反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31。其中,如图7所示,触控屏4包括基板41,基板41的正面为第一表面,反面为第二表面,基板4的第一表面上设置导体层42,导体层42与基板41之间设置有导电膜层43 ;基板4的第二表面上也设置导体层44,导体层44与基板41之间设置有导电膜层45。如图12所示,第一表面导体层4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421,第二表面导体层44上对应第一连接端421位置设置第二连接端(图中未示出),四根正面焊盘2与第一连接端421连接,反面焊盘3与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四根正面焊盘2与第一连接端421连接,具体为第一表面导体层42上设置四个连接端口 4211,分别与正面焊盘2连接。如图8所示,为防止开口底部13处安装连接反面焊盘3时,因过度挠折或牵拉而损坏线路,可以在反面焊盘3与正面焊盘2之间的开口底部13上设置防撕裂口 15。如图8所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触控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正面焊盘及反面焊盘;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与触控屏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规则排列设置所需的正面焊盘,在正面焊盘一侧延伸设置反面焊盘,反面焊盘与正面焊盘之间设置有防撕裂孔;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上的设置有装配定位孔;在正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正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在反面焊盘上设置有与触控屏反面连接的保护膜开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丹丽徐国书郑开东
申请(专利权)人: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