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效克服紧凑型回旋加速器中多电子倍增效应的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真空环境下,特别是真空度好于5X 10_5mbar时,少量的射频功率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高于I的金属几何表面就足以产生与频率、功率以及距离相关的电子云往复震荡,该现象称为多电子倍增效应,对加速器或航天射频器件的正常工作有致命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首先该电子云是ー种非线性负载,会影响射频系统的匹配;其次电子轰击的能量若不加以限制,会造成表面材料的改变和失效,甚至损坏如加速器射频陶瓷耦合窗这样的关键部件。特别的,在紧凑型回旋加速器中,由于空间小,材料种类复杂,尤其是射频腔体电极处于磁铁峰、谷区交界的边缘场的影响中,这些因素客观的加剧了该类型加速器多电子倍增效 应的复杂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脉冲锻炼的方法,即采用重复周期短,占空比约10%的脉冲进行锻炼,相对而言安全系数较高,缺点是非常的耗时,以至于在紧凑型回旋加速器中难以获得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脉冲锻炼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安全的紧凑型回旋加速器腔体锻炼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流紧凑型回旋加速器腔体锻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有磁场、真空的条件下,通过重复周期长、占空比低的长窄脉冲对存在的多电子倍增效应区域进行腔体电压的标定,并利用间歇发生的多电子云在加速器内部电子轰击留下的痕迹,标识出对应多电子倍增效应发生的金属表面;(2)在停磁场、真空的条件下,对发生多电子倍增效应的腔体金属表面涂刷水溶性石墨涂料;(3)在有真空、无磁场的条件下,对射频腔体加连续功率进行初步锻炼,减轻回旋加速器内部因多电子倍增效应电子云轰击产生的金属表面出气;(4)在有磁场、真空的条件下,对射频腔体加连续功率进行最终锻炼,以在对应的金属表面沉积足够的碳化合物,克服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爵,殷治国,纪彬,李鹏展,赵振鲁,雷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