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处理二极管的方法和二极管。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常常设计一个PN结形成的二极管作为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In/Out)的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的保护结构。该结构是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性,例如在发生瞬间静电放电的时候,二极管正向导通,并将高压大电流释放到接地端,从而避免ESD产生的大电流进入的电路内部,烧毁器件;当没有发生静电放电的时候,该二极管需要反向截止,并且要求反向漏电要足够的小,以保证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正常的工作。因此,如何使得在处理二极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小反向漏电量,从而整体提高了二极管的性能,是业界一直努力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二极管的方法和二极管,用以降低二极管的反向漏电量,从而提高了二极管的整体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二极管的方法,包括在包含第一杂质的衬底上形成场氧化区、有源区和过渡区;其中,所述场氧化区和有源区之间为过渡区;沉积多晶硅后,通过刻蚀工艺在所述有源区内形成栅极层,以及形成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二极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包含第一杂质的衬底上形成场氧化区、有源区和过渡区;其中,所述场氧化区和有源区之间为过渡区;沉积多晶硅后,通过刻蚀工艺在所述有源区内形成栅极层,以及形成覆盖所述过渡区的阻挡层;进行第二杂质注入形成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正,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