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工艺方法,具体地说是磨球的新铸造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耐磨铸球、铸段的生产仅限于砂型和金属型两种铸造工艺,这两种工艺有明显的区别和优缺点。砂型有透气性,有退让性,但砂型的导热性差;金属型导热性很好,但金属型没有透气性,没有退让性。德国、前苏联等国于7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把金属型覆砂铸造应用于汽车铸件的生产,我国对金属型覆砂铸造的应用性研究也始于1979年。1991年我国将金属型覆砂铸造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但也仅用于发动机曲轴、刹车毂、刹车盘、缸套、炸弹壳、坦克履带和电机底座等球铁或灰铁铸件的生产。由于公知的技术难点,一直未能在白口耐磨铸铁及合金耐磨铸铁材质方面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吸收了砂型铸造工艺和金属型铸造工艺的优点,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提供一种适用于白口耐磨铸铁及合金耐磨铸铁,既有砂型铸造工艺特点,又有金属型铸造工艺特点的耐磨球的新铸造生产工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方法是这样的磨球的新铸造生产工艺,包括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浇铸、冷却、开模和铁模清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在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工序前增设在 ...
【技术保护点】
磨球的新铸造生产工艺,包括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浇铸、冷却、开模和铁模清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在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工序前增设在金属上、下模板的球碗内表面覆砂的工序,具体工步为,A、取与金属上、下模板上球碗配合的型板,将型板与金属模板合型,按球碗覆砂厚度调整型板与金属模板之间的距离;B、将调整好间距的型板与金属模板放置在高压射砂机上,向模内均匀射砂;C、射砂结束后,通电加热覆砂层,加热温度为190~240℃,加热时间为20~30秒;D、取下型板,即完成金属模板上球碗的覆砂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磨球的新铸造生产工艺,包括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浇铸、冷却、开模和铁模清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在金属上、下模板的合模工序前增设在金属上、下模板的球碗内表面覆砂的工序,具体工步为,A、取与金属上、下模板上球碗配合的型板,将型板与金属模板合型,按球碗覆砂厚度调整型板与金属模板之间的距离;B、将调整好间距的型板与金属模板放置在高压射砂机上,向模内均匀射砂;C、射砂结束后,通电加热覆砂层,加热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明,陈晓,周元行,周利生,李水根,俞海清,赵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耐磨材料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