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751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该衍生物是甲基丙烯酸类物质和β-环糊精接枝共同在壳聚糖主链上所形成的接枝物,其中β-环糊精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壳聚糖主链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类物质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并可实现疏水性药物的控释,用其制备出的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平衡含水量、保水性和抗蛋白质吸附能力,对药物的装载能力和控释能力显著优于现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路线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具体涉及ー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完成。在药物治疗中,过低的药物浓度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过高的药物浓度则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会损害正常的组织器官。眼病的治疗是ー个缓慢的过程,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合理的药物浓度能否在患病部位保持足够的时间。目前使用的普通药物制剂中,当药物被吸收进人体,仅少部分的药物能被有效利用,大部分药物是分散在人身体全身各处,造成利用率低、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缺点。药物的溶度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多次给药,给患者带来不便。随着药物传递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利用药物载体控制药物在人体中的释放速率、时间以及地点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減少给药次数的一种有效方式。壳聚糖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抗菌性等优点,是ー类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目前已有的壳聚糖药物载体的主要形式有水凝胶、微球、膜。这些载体需要一定程度的交联才能稳定存在,但是壳聚糖本身无法交联,往往加入小分子交联剂,而这些小分子交联剂通常有具有较大的毒性,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此外,壳聚糖是ー种亲水性多糖,缺乏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配体,很难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壳聚糖的难加工性及缺少药物配体,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壳聚糖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ー种上述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该衍生物是甲基丙烯酸类物质和^-环糊精接枝共同在壳聚糖主链上所形成的接枝物,其中3 -环糊精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壳聚糖主链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类物质是甲基丙烯酸羟こ酯或甲基丙烯酸酐。其中该衍生物的各制备原料中,壳聚糖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5 6.5 1.0g/g,进ー步为0. 5 6.0 I. 5,最佳为0.5 3.0 ;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羟こ酯的质量体积比为 0.5 0. 155 0. 62g/ml,进ー步为 0. 5 0. 20 0. 43,最佳为 0. 5 0. 31 (g/mL);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体积比为0.5 5.0 1.(^/1111,进ー步为0.5 : 4. 4 I.l(g/ml),最佳为0.5 2.2(g/ml);环氧氯丙烷与P _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I : 2 0.25,进ー步为3 4 2,最佳为I : I。上述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和B,或者包括步骤A和C :A、利用环氧氯丙烷进行接枝改性,将P -环糊精-⑶)接枝到壳聚糖(CS)主链上得到接枝产物CC ;B、将接枝产物CC与甲基丙烯酸酐(methacrylic anhy dride, MAA)进行反应,将甲基丙烯酸酐接枝到壳聚糖主链,得到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壳聚糖(CCM);C、将接枝产物CC与甲基丙烯酸羟こ酯进行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こ酯接枝到壳聚糖主链,得到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壳聚糖(CCH)。其具体反应如下式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是甲基丙烯酸类物质和¢-环糊精接枝共同在壳聚糖主链上所形成的接枝物,其中¢-环糊精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壳聚糖主链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类物质是甲基丙烯酸羟こ酯或甲基丙烯酸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各制备原料中,壳聚糖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5 6. 5 1.0g/g,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羟こ酯的质量体积比为0. 5 : 0. 155 0. 62g/ml,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体积比为0.5 5.0 I. Og/ml ;环氧氯丙烷与P -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I : 2 0.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各制备原料中,壳聚糖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5 6.0 1.5§/^,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羟こ酯的质量体积比为0. 5 0. 20 0. 43g/ml,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体积比为0.5 4. 4 I. lg/ml;环氧氯丙烷与P -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3 : 4 2。4.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包括步骤A和B,或者步骤A和C : A、利用环氧氯丙烷进行接枝改性,将3-环糊精接枝到壳聚糖主链上得到接枝产物CC ; B、将接枝产物CC与甲基丙烯酸酐进行反应,将甲基丙烯酸酐接枝到壳聚糖主链; C、将接枝产物CC与甲基丙烯酸羟こ酯进行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こ酯接枝到壳聚糖主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为在反应器中加入¢-环糊精以及溶剂ニ甲基亚砜与异丙醇,再加入环氧氯丙烷,并立即加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壳聚糖,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得到接枝产物CC。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加入壳聚糖前的反应时间为3.0 6. 0小时,加入壳聚糖后的反应时间为3. 0 6. 0小时;在环氧氯丙烷加入反应器前,0 -环糊精的ニ甲基亚砜与异丙醇溶液中,^ -环糊精的质量浓度为0. 05 0. 75g/mL ;环氧氯丙烷与¢-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I : 2 0.25 ;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25 2.0moL/L;壳聚糖和¢-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 5 6. 5 I. Og/g ;壳聚糖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反应,其质量浓度为0. 25 3. 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为在反应器中加入接枝产物CC和水,再加入三こ胺、甲基丙烯酸酐和四丁基溴化铵,在40 80°C下反应,即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体积比为0.5 5.0 I. Og/ml;三こ胺、甲基丙烯酸酐和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比为I 3:1: I 3ml/ml/g;反应温度为50 70°C ;反应时间为0. 5 4.0小时。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为在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羟こ酯和异丙醇,再加入环氧氯丙烷,并立即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加入接枝产物CC,继续反应,即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加入接枝产物CC前的反应的时间为3. 0 6. 0小时,加入接枝产物CC后的反应的时间为3. 0 6. 0小时;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羟こ酯的质量体积比为0.5 0. 155 0.62g/ml;甲基丙烯酸羟こ酷、异丙醇和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0.1 0.5 10 0.1 0.3;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25 .2.OmoL/Lo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该衍生物是甲基丙烯酸类物质和β-环糊精接枝共同在壳聚糖主链上所形成的接枝物,其中β-环糊精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壳聚糖主链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类物质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并可实现疏水性药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是甲基丙烯酸类物质和β?环糊精接枝共同在壳聚糖主链上所形成的接枝物,其中β?环糊精通过环氧氯丙烷接枝在壳聚糖主链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类物质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红邱杰张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