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铸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64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铸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可重复使用的上、下模托,上、下模托的模托腔的大小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铸件壳型外形尺寸而定;b.用面砂制成铸件的壳型,备用;c.取壳型放入上、下模托的模托腔中,合模定位。d.浇注钢水。e.冷却后打开上、下模托,取出铸件。f.重复c至e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铸造时上、下模托中放置有壳型,钢水不与上、下模托接触,不会对上、下模托造成侵蚀,耐用性较好,所以上、下模托可以反复使用,且铸造时只需处理壳型的面砂部分而不需要处理背砂,大大减少了砂处理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壳型用射芯机射制或树脂砂制成,可保证连续铸造,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钢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成型模铸钢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铸钢工艺主要是先将背砂放入砂箱内,经人工或机械夯实,形成上、 下箱,再在上下箱内放入用面砂制成的砂型,将上下箱相合、定位后,浇 注铁水,待冷却后,开箱取出铸件,。这种铸钢工艺在每次铸钢前要进行翻 砂工作,且每次均要加入粘结剂,铸型浇注铸件后,又要将砂中的粘结剂 清除掉才能继续使用,砂的处理量较大,生产效率较低。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2103793.7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铸造散热器的耐火模具及其铸造工 艺,其铸造工艺不需翻砂,上、下箱均由耐火材料组成,铸造时只需将上、 下箱合模定位后,直接浇注铁水,待冷却后开箱取出铸件即可,其上、下 箱可反复使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钢水的温度高达1580左右,上、下箱 中的耐火材料表面与钢水接触,会受到高温钢水的侵蚀,从而影响铸件的 尺寸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需处理背砂、可连续铸造、生产效率较 高的成型模铸钢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可重复使用的上、下模托,上、下模托的模托腔 的大小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铸件壳型外形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模铸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可重复使用的上、下模托(1、3),上、下模托(1、3)的模托腔的大小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铸件壳型外形尺寸而定;b、用面砂制成铸件的壳型(2),备用; c、取壳型(2)放入上、下模托(1、3)的模托腔中,合模定位。d、浇注钢水。e、冷却后打开上、下模托(1、3),取出铸件。f、重复c至e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铸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可重复使用的上、下模托(1、3),上、下模托(1、3)的模托腔的大小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铸件壳型外形尺寸而定;b、用面砂制成铸件的壳型(2),备用;c、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