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28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包括依次布置的放卷架、第一牵引装置、烘道、冷却风道、第二牵引装置、冷却辊及收卷装置;放卷架用于放置带膜的基布,基布是通过圆织机将内衬膜织入编织袋里面而得到;第一牵引装置用于将从放卷架引入的基布充气成圆筒状并引导至烘道;烘道的截面呈圆环形,用于对充气成圆筒状的基布进行热粘合;冷却风道接收来自烘道的基布并对经过热粘合后的基布进行冷却;第二牵引装置用于将经过冷却风道冷却后的基布引导至冷却辊;冷却辊用于将从第二牵引装置引入的成圆筒状的基布压扁,并送入收卷装置得到粘合好的卷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解决了加温时间和成袋速度之间的矛盾,并提高了成袋的均匀粘合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高质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
技术介绍
由于化工、水泥、化肥、食糖等行业对包装的特殊要求,有相当一部分塑料编织袋必须具备防水密封的功能。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防水密封型编织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外编织袋与内衬膜袋套装在一起的普通分离型内衬膜编织袋,第二种是在塑料编织布上涂覆一层塑料薄膜的覆膜编织袋,第三种是在编织袋内用粘合法将内衬膜粘合在里面,称为内粘膜编织袋。上述第一种分离型内衬膜编织袋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是原始的人工套袋法,费时费人,其生产效率低,人力浪费大,而且不能进行连续高效生产,尤其是不能在自动灌装机上灌装物料。第二种覆膜编织袋由于是将膜涂覆在外面,因而容易造成滑包,并且两边的废边在袋上不美观;另一种将袋子翻过来的使用方法又存在袋子不服 贴、不利于印刷的缺点,而且废边到袋里后会造成异物。上述第三种内粘膜编织袋是将内衬膜与外编织袋粘合为一体的新型编织袋,但目前生产内粘膜塑料编织袋的粘合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加工速度比较慢、剥离强度小。因此需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剥离强度高、高速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加工速度高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包括依次布置的放卷架、第一牵引装置、烘道、冷却风道、第二牵引装置、冷却辊及收卷装置;所述放卷架用于放置带膜的基布,所述基布是通过圆织机将内衬膜织入编织袋里面而得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放卷架引入的基布充气成圆筒状并引导至所述烘道;所述烘道的截面呈圆环形,用于对充气成圆筒状的所述基布进行热粘合;所述冷却风道接收来自所述烘道的基布并对经过所述热粘合后的基布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用于将经过所述冷却风道冷却后的所述基布引导至所述冷却辊;所述冷却辊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引入的成圆筒状的基布压扁,并送入所述收卷装置得到粘合好的卷布;并且 其中,所述烘道包括圆筒状的加热棒,且所述加热棒的内壁分布设有多根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在所述加热棒下半部分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加热棒上半部分的分布密度。上述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所述加热管集中分布于所述加热棒的内壁底部和中部,且所述加热棒的内壁顶部未设置所述加热管。上述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所述烘道的长度为4. 2m。上述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还包括带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烘道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基布在所述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传送的速度。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一方面通过延长烘道的速度而延长了基布的受热时间,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解决了加温时间和成袋速度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加热棒的加热管布局方式,使基布在烘道内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成袋的均匀粘合牢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的实施例布局示意 图2为图I实施例中烘道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I为本专利技术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的实施例布局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包括依次布置的放卷架11、第一牵引装置12、烘道13、冷却风道14、第二牵引装置15、冷却辊16及收卷装置17。其中,放卷架11用于放置带膜的基布10,该基布10具体是通过圆织机将内衬膜织入编织袋里面而得到,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本领域的成熟技术,因此此处不加以赘述。接续,第一牵引装置12用于将从放卷架11引入的基布10充气成圆筒状并进一步引导至烘道13。接下来,烘道13的截面呈圆环形(参见图2所示),用于对充气成圆筒状的基布10进行热粘合。进一步,冷却风道14接收来自烘道13的基布10并对经过热粘合后的基布10进行冷却。然后,第二牵引装置15用于将经过冷却风道14冷却后的基布10引导至冷却辊16。最后,冷却辊16用于将从第二牵引装置15引入的成圆筒状的基布10压扁,并送入收卷装置17得到粘合好的卷布,这种粘合好的卷布再进入后续的其他工序。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还包括带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控制柜18,其用于控制烘道13内的温度,并通过控制第一牵引装置12、第二牵引装置15以及收卷装置17等的运行来控制基布10在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中传送的速度。本实施例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与现有技术同类产品相比的主要改进点都在于烘道1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烘道13包括圆筒状的加热棒131,且加热棒131的内壁分布设有多根加热管132 ;关键部分在于,一方面,通过特别设计将烘道13的长度设计成4. 2m,从而在延长基布10的受热时间的同时又能够保证成袋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热管132在加热棒131下半部分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加热棒131上半部分的分布密度。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烘道13中,加热管132主要集中分布于加热棒131的内壁底部和中部,而加热棒131的内壁顶部未设置加热管132。详细内容将在下文进一步加以描述。目前市场上的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设备普偏存在成袋速度慢的问题,通常只能生产3(T38m/min,而且剥离强度差,只有O. 04N左右;另外,膜的四周围粘合牢度不均匀,存在局部粘合不牢的问题,很轻易就会使膜与布分开,给用户造成不满。针对成袋速度的问题,如果提高基布的输送速度,则基布在烘道内的受热时间又会缩短,从而更加会严重影响粘 合牢度。本专利技术为了彻底解决成袋速度慢和粘合不牢的问题,通过改进关键部位的结构,实现了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的高速、高质量加工,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如前文实施例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重大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针对提速后基布受热时间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是利用加长烘道13的长度,延长基布10在烘道13内的受热时间来解决这一矛盾。根据t=s/v (t为基布经过烘道的受热时间;8代表单位时间基布能传送的距离,也即烘道长度;V则为平均送袋速度)可知,当V增大时,要保证t的时间就必须将S也同时增大,这就是改进的工作原理。改进的烘道13长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际计算和材料粘合温度等实际对比得出,具体数据为4. 2m。如此一来,就彻底解决了加温时间和成袋速度的矛盾,从而达到提速、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改进后的生产速度可以达到42 46m/min之间。第二、针对基布受热不均导致局部剥离强度低,粘合不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烘道13内加热棒131的布局方式来控制基布10的受热状况。现有技术中,基布10在烘道13内的受热状况实际上是上部和下部不均匀的 ,这是因为,加温时热量都是集中在上部,底部相对热量就少很多,再加上通常的加热管的分布方式是整个内壁面上等分均匀分布的方法,这种分布方法理论上是均匀加热,但却恰恰导致了热量的严重分配不均,从而加剧顶部的热量急剧,而底部受热不充分,由此导致了成袋的局部粘合不牢的后果。有鉴于此,根据热量分布的上述特性,本专利技术打破常规结构,对加热棒131内的加热管132采用多角度科学分布(即,主要集中在圆周的底部和中部,上部则分布较稀,特别是顶部则不放加热管),促使热量在烘道13内均匀循环分布,保证了基布10各部位的受热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放卷架、第一牵引装置、烘道、冷却风道、第二牵引装置、冷却辊及收卷装置;所述放卷架用于放置带膜的基布,所述基布是通过圆织机将内衬膜织入编织袋里面而得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放卷架引入的基布充气成圆筒状并引导至所述烘道;所述烘道的截面呈圆环形,用于对充气成圆筒状的所述基布进行热粘合;所述冷却风道接收来自所述烘道的基布并对经过所述热粘合后的基布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用于将经过所述冷却风道冷却后的所述基布引导至所述冷却辊;所述冷却辊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引入的成圆筒状的基布压扁,并送入所述收卷装置得到粘合好的卷布;并且其中,所述烘道包括圆筒状的加热棒,且所述加热棒的内壁分布设有多根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在所述加热棒下半部分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加热棒上半部分的分布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月笑徐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