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漂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482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编织袋漂洗机,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螺筒装置,螺筒装置包括漂洗螺筒单元和中转螺筒单元;若干节漂洗螺筒单元平行布置,相邻的漂洗螺筒单元之间通过中转螺筒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螺筒装置两端,且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进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每节漂洗螺筒单元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物料与水是相反方向运动,每片物料都能够与反向的水亲密接触,而且越到最后接触的水越干净,就象每片物料都接触到一遍新水一样;同时节约用水,用水量可以比传统的减少10倍以上;于工艺的节水使项目在工业园发展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织袋漂洗机
本技术涉及漂洗设备
,具体涉及编织袋漂洗机。
技术介绍
目前编织袋清洗大多都是采用方形水槽、环形水槽进行清洗。以上清洗方法是若要清洗干净,便要耗大量的水才行,采用不停地换水,保持水槽中的水一直干净的方式,实现洗干净物料(例如编织袋)。如果换水不够便会出现物料洗不干净,即使频繁换水,清洗出来的物料也无法象清水洗过一样干净。 现有技术如果要达到相应产量的话,设备所占面积起码是新技术的2倍以上,因此其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编织袋漂洗机,解决了现有编织袋清洗设备耗水量大、不环保、清洗质量无法保证,且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编织袋漂洗机,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螺筒装置,螺筒装置包括漂洗螺筒单元和中转螺筒单元;若干节漂洗螺筒单元平行布置,相邻的漂洗螺筒单元之间通过中转螺筒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螺筒装置两端,且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进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每节漂洗螺筒单元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进一步,所述漂洗螺筒单元呈直线结构;漂洗螺筒单元包括漂洗螺筒、漂洗螺杆和连接该漂洗螺杆的漂洗驱动电机;漂洗螺杆套设于漂洗螺筒中且沿着漂洗螺筒的轴线布置;漂洗螺杆在漂洗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漂洗螺杆驱动物料从所述进料口流向所述出料□。 进一步,所述漂洗螺筒的侧壁上部位置设有通孔。 进一步,所述漂洗螺杆包括连接所述漂洗驱动电机的漂洗杆本体和设于漂洗杆本体外壁上的漂洗螺旋叶,该漂洗螺旋叶沿着漂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中转螺筒单元呈直线结构;中转螺筒单元包括中转螺筒、中转螺杆和连接该中转螺杆的中转驱动电机;中转螺杆套设于中转螺筒中且沿着中转螺筒的轴线布置;中转螺杆在中转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中转螺杆驱动物料从较低的所述漂洗螺筒单元流向较高的漂洗螺筒单元。 进一步,所述中转螺杆包括连接中转驱动电机的中转杆本体和设于中转杆本体外壁上的中转螺旋叶,该中转螺旋叶沿着中转杆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漂洗螺筒和所述中转螺筒为顶面开口的开放式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设于所述螺筒装置上,进水口位于螺筒装置的所述出料口一端,排水口位于螺筒装置的所述进料口一端。 进一步,所述漂洗螺筒单元分成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第六漂洗螺筒单元平行布置且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所述中转螺筒单元分成第一中转螺筒单元、第二中转螺筒单元、第三中转螺筒单元、第四中转螺筒单元、第五中转螺筒单元、第六中转螺筒单元;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所述排水口和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 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一中转螺筒单元连接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二中转螺筒单元连接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三中转螺筒单元连接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四中转螺筒单元连接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五中转螺筒单元连接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通过第六中转螺筒单元连接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物料与水是相反方向运动,每片物料都能够与反向的水亲密接触,而且越到最后接触的水越干净,就象每片物料都接触到一遍新水一样;同时节约用水,用水量可以比传统的减少10倍以上;由于工艺的节水使项目在工业园发展成为可能 2、漂洗过程物料在漂洗螺筒中是不断的翻转,而且在最后还能够接触到新水,所以漂洗效果非常明显比传统的方法好; 3、采用多节漂洗螺筒单元平行放置的结构,相同的产量设备的占地面积比传统的小; 4、漂洗螺筒的侧壁上部位置设有通孔,有利于透水并保持漂洗螺筒中的水位,保证物料能够顺利通过了,同时也有利于漂洗螺杆的提速而提高产量; 5、漂洗螺筒和中转螺筒为顶面开口的开放式结构,防止物料与漂洗螺杆卡死且防止物料与中转螺杆卡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编织袋漂洗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漂洗螺杆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 ;2-出料口 ;3_漂洗螺筒单元;31_漂洗螺筒;32_漂洗螺杆;321-漂洗杆本体;322_漂洗螺旋叶;33_漂洗驱动电机;34_通孔;4_中转螺筒单元;41_中转螺筒;42_中转螺杆;43_中转驱动电机;431-中转杆本体;432-中转螺旋叶;5_进水口 ;6_排水口 ; 7-第一漂洗螺筒单元;71_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72_第一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8-第二漂洗螺筒单元;81_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82_第二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9_第三漂洗螺筒单元;91_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92_第三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 10-第四漂洗螺筒单元;101-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102-第四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 11-第五漂洗螺筒单元;111_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112_第五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 12-第六漂洗螺筒单元;121-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的首端;122_第六漂洗螺筒单元的末端; 13-第一中转螺筒单元;14_第二中转螺筒单元;15_第三中转螺筒单元;16_第四中转螺筒单元;17-第五中转螺筒单元;18-第六中转螺筒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至图3所示实施例编织袋漂洗机,包括进料口 1、出料口 2和螺筒装置,螺筒装置包括漂洗螺筒单元3和中转螺筒单元4 ;若干节漂洗螺筒单元3平行布置,相邻的漂洗螺筒单元3之间通过中转螺筒单元4依次首尾连接;进料口 I和出料口 2分别设于螺筒装置两端,且出料口 2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进料口 I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进料口 I至出料口 2,每节漂洗螺筒单元3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漂洗螺筒单元3和中转螺筒单元4呈直线结构。漂洗螺筒单元3包括漂洗螺筒31、漂洗螺杆32和连接该漂洗螺杆32的漂洗驱动电机33 ;漂洗螺杆32于漂洗螺筒31中且沿着漂洗螺筒31的轴线布置;漂洗螺杆32在漂洗驱动电机33驱动下旋转,并驱动物料(例如编织袋)从进料口 I流向出料口 2,物料由下往上前进。漂洗螺筒31的侧壁上部位置设有通孔34,有利于透水并保持漂洗螺筒31中的水位,保证物料能够顺利通过了,同时也有利于漂洗螺杆32的提速而提高产量。漂洗螺杆32包括连接漂洗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螺筒装置,螺筒装置包括漂洗螺筒单元和中转螺筒单元;若干节漂洗螺筒单元平行布置,相邻的漂洗螺筒单元之间通过中转螺筒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螺筒装置两端,且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进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每节漂洗螺筒单元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1.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螺筒装置,螺筒装置包括漂洗螺筒单元和中转螺筒单元;若干节漂洗螺筒单元平行布置,相邻的漂洗螺筒单元之间通过中转螺筒单元依次首尾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螺筒装置两端,且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进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每节漂洗螺筒单元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螺筒单元呈直线结构;漂洗螺筒单元包括漂洗螺筒、漂洗螺杆和连接该漂洗螺杆的漂洗驱动电机;漂洗螺杆套设于漂洗螺筒中且沿着漂洗螺筒的轴线布置;漂洗螺杆在漂洗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漂洗螺杆驱动物料从所述进料口流向所述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螺筒的侧壁上部位置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螺杆包括连接所述漂洗驱动电机的漂洗杆本体和设于漂洗杆本体外壁上的漂洗螺旋叶,该漂洗螺旋叶沿着漂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意一项所述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螺筒单元呈直线结构;中转螺筒单元包括中转螺筒、中转螺杆和连接该中转螺杆的中转驱动电机;中转螺杆套设于中转螺筒中且沿着中转螺筒的轴线布置;中转螺杆在中转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中转螺杆驱动物料从较低的所述漂洗螺筒单元流向较高的漂洗螺筒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编织袋漂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螺杆包括连接中转驱动电机的中转杆本体和设于中转杆本体外壁上的中转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喜荣林阳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