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包括机架和热合机构,热合机构包括热合机架,热合机架固定连接有瓶颈式热合模,热合模的底面设有加热片,加热片的底面设有导热耐高温的隔离层,热合机构的升降由气缸进行控制,热合平台上设有导热耐高温的分隔板,进行热合作业时,M折包装膜分隔在分隔板的两侧,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瓶颈式内衬袋的热合作业,热合效率高、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合机,适用于瓶颈式塑料袋的热合,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属于热合机
技术介绍
集装袋又称吨袋或柔性集装箱或太空袋,是ー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主要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単元化运输,由于集装袋装卸、搬运都很方便,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发展很快。集装袋一般多用聚丙烯、聚こ烯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可广泛用于化エ、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品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O 内装粉状怕潮产品时,集装袋内还需套装有内衬袋,为了便于产品的装卸,瓶颈式内衬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瓶颈式内衬袋的结构形式如图I所示,目前使用的热合机在加エ瓶颈式内衬袋时采用逐缝热合的方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加工一个瓶颈式内衬袋需要折合16次,热合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热合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热合机后,具有热合效率高、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热合平台,热合平台上方设有可沿机架上下运动的热合机构;所述热合机构包括热合机架,热合机架上设有两个热合模;所述热合模的底面设有加热片,加热片的底面设有隔离层;所述热合平台上设有两块分隔板,两块分隔板之间具有分隔板间隙。—种优化方案,所述分隔板间隙的长度方向与内衬袋的移动方向一致;分隔板间隙的宽度小于两个热合模之间的最小距离。另ー种优化方案,所述热合模包括连接的第一直线热合模和第二直线热合模,第一直线热合模与第二直线热合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热合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热合模与热合机架通过滑槽螺栓连接。进ー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热合模的一端设有可使加热片紧贴于热合模底面的张紧装置。再进ー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支架,张紧支架的一端与热合模固定连接,张紧支架上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穿过张紧支架且可上下移动,调整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绝缘块与加热片固定连接,位于张紧支架上方的调整螺杆外周套装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上端设有调整螺母。更进ー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热合平台设有两个,两个热合平台之间设有中间支撑台,中间支撑台与热合平台的高度一致。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分隔板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高度略高于热合平台的高度。另ー种优化方案,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电机,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带动从动辊转动。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热合机还包括电气控制箱。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热合机构包括热合机架,热合机架固定连接有瓶颈式热合摸,热合模的底面设有加热片,加热片的底面设有导热耐高温的隔离层,热合机构的升降由气缸进行控制,热合平台上设有导热耐高温的分隔板,进行热合作业时,M折包装膜分隔在分隔板的两侧,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瓶颈式内衬袋的热合作业,热合效率高、成本低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I是瓶颈式内衬袋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热合机的结构示意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折包装膜与热合平台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中,I-机架,2-热合机构,3-热合平台,4-气缸,5-中间支撑台,6-电气控制箱,7-第一支架,8-分隔板,9-第二支架,10-主动親,11-从动親,12-电机,13-热合机架,14-热合摸,15-滑槽,16-张紧装置,17-加热片,18-张紧支架,19-绝缘块,20-调整螺杆,21-调节弹簧,22-调整螺母,23-M折包装膜,24-分隔板间隙,25-中心间隙,26-隔离层,27-第一直线加热模,28-第二直线加热模。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以M折包装膜23为原料加工瓶颈式内衬袋,所述热合机分为左右两部分,热合机的左右两部分分别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有热合平台3,热合平台3上方设有可沿机架I上下运动的热合机构2 ;本实施例中热合机构2与机架I之间连接有气缸4,在气缸4的作用下实现热合机构2的上下运动,当气缸4运行至下止点时,热合机构2向下运动至热合平台3上。如图3和图4所示,热合机构2包括热合机架13,热合机架13上设有两个热合模14,热合模14包括连接的第一直线热合模27和第二直线热合模28,第一直线热合模27与第二直线热合模28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热合模14的底面设有加热片17,加热片17的底面设有隔离层26。热合平台3上设有两块分隔板8,两块分隔板8之间具有分隔板间隙24,分隔板间隙24的长度方向与内衬袋的移动方向一致,分隔板间隙24的宽度小于两个热合模14之间的最小距尚;分隔板8和隔离层26均要求耐高温、绝缘且热传递效率高,本实施例中分隔板8和隔离层26均采用聚四氟こ烯布。热合机架13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5,热合模14与热合机架13通过滑槽15螺栓连接,热合模14可沿滑槽15移动以调节两个热合模14之间的距离。热合模14的一端设有张紧装置16,张紧装置16包括张紧支架18,张紧支架18的 一端与热合模14固定连接,张紧支架18设有调整螺杆20,调整螺杆20穿过张紧支架18且可上下移动,调整螺杆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19,绝缘块19与加热片17固定连接,位于张紧支架18上方调整螺杆20外周套装有调节弹簧21,调节弹簧21的上端设有调整螺母22 ;热合机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加热片17出现松弛现象时,通过张紧装置16即可调整加热片17的张紧度,从而保持加热片17与热合模14处于紧贴状态。机架I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分隔板8的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的高度略高于热合平台3的高度,以便于输送M折包装膜23时利用分隔板8将M折的上下两层分隔开。热合机的左右两部分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台5,中间支撑台5的高度与热合平台3的高度一致。热合机右侧的机架I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10、从动辊11和电机12,电机12用于驱动主动辊10转动,主动辊10带动从动辊11转动,热合完毕的瓶颈式内衬袋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输出,同时将下一个需要热合的M折包装膜23平铺在热合平台3上。所述热合机还包括电气控制箱6,电气控制箱6用于控制整个热合机的电路及气缸4的工作。作业时,热合机的左侧放置M折包装膜23,将M折包装膜23平铺在热合平台3上,分隔板间隙24与M折包装膜23中间的中心孔25相对应,如图5所示,分隔板8位于M折包装膜23的M折中间,将M折包装膜23的上下两层分隔,启动热合机,加热片17通电加热,在气缸4的作用下,热合机构2下降至热合平台3上,对M折包装膜23进行热合作业,热合结束后,热合机构2在气缸4的作用下上升,输送装置作业,将已完成热合的瓶颈式内衬袋送出,同时将下ー个需要热合的M折包装膜23平铺在热合平台3上,将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用瓶颈式内衬袋热合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热合平台(3),热合平台(3)上方设有可沿机架(1)上下运动的热合机构(2);所述热合机构(2)包括热合机架(13),热合机架(13)上设有两个热合模(14);所述热合模(14)的底面设有加热片(17),加热片(17)的底面设有隔离层(26);所述热合平台(3)上设有两块分隔板(8),两块分隔板(8)之间具有分隔板间隙(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志,赵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龙兴农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