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冠平专利>正文

纸盒包边机及带有该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05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盒包边机及带有该纸盒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在纸盒包边机中,基座部件上设置第一汽缸、第二气缸、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连杆部件分别与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固定连接,导轨部件与第二气缸连接;第一汽缸带动导轨部件移动,第二气缸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带有该纸盒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通过第一推盒汽缸、第二推盒汽缸、机械手和纸盒包边机的相互配合,自动完成纸盒的定位、包边、移位的操作过程,避免人工操作时会出现的空边或空壳和粘贴不牢固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纸盒包边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纸盒包边机及带有该纸盒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作纸盒时,需要在纸盒坯上根据用户要求包覆带文字和图案的彩色包装纸,在贴包装纸的エ序中,包边是最后一道エ序,即将围住纸盒四边的包装纸折入纸盒侧壁并压合贴好,目前,行业中单独功能的纸盒包边机款式只有ー种,而且不是全自动,要靠人工操作,效率、质量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极易造成次品、废品。另外,市面上有一种全自动纸盒成型机也有包边功能,它包括盒坯与彩色包装纸自动定位粘贴、抹边成型、包边等过程,但是这种全自动机械调节复杂,操作繁琐,而且要做相对精密的模具配合使用,还不能単独使用包边部分,所以只适合大量的产品生产,不适用 于数量少的产品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盒包边机及带有该纸盒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自动完成纸盒的定位、包边、移位的操作过程,可以避免人工操作时会出现的空边(或空壳)和粘贴不牢固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纸盒包边机,基座部件上设置第一汽缸18、第二气缸25、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连杆部件分别与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固定连接,导轨部件与第二气缸25连接;第ー汽缸18带动导轨部件移动,第二气缸25带动连杆部件运动。连杆部件包括八个连杆,第三连杆3、第六连杆6为固定的连杆,其余连杆为活动的连杆;其中,第一连杆I分别与第二连杆2、第六连杆6连接,第二连杆2还分别与第四连杆4、第五连杆5、第七连杆7连接,第三连杆3分别与第四连杆4、第六连杆6连接,第五连杆5还与第六连杆6连接,第八连杆8分别与第六连杆6、第七连杆7连接。第一支架部件与第七连杆7固定连接。第一支架部件中包括第二支架10、第三支架11、第四支架12,其中,第二支架10与第四支架12通过螺钉连接,第三支架11与第四支架12通过双面胶粘贴。导轨部件设置在第一汽缸18上方,其包括导轨轴承19、导轨21和用于固定导轨21的导轨连接板22,设置在导轨21上的主体板20通过第三支架部件与第二气缸25连接。第三支架部件包括第一后支架23和第二后支架24 ;设置在导轨21上的第二支架部件包括第一支架9和第五支架13。用于调节纸盒包边机的位置基座部件包括燕尾槽17、垫座15和设置在垫座15上的滑块16 ;第一磁性行程开关27和第二磁性行程开关28分别设置在第一汽缸18和第二汽缸25 ;第四支架12上设有海绵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纸盒包边机的全自动装置,第一推盒汽缸46、推盒平台42、第一工作位43、第二推盒汽缸48和第二工作位44在机架40上沿同一轴线上依次分布;4个纸盒包边机41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一工作位43和第二工作位44的两侧;机械手45设置在第二推盒汽缸48的ー侧;第一工作位43上设有到位感应开关47 ;控制部件控制第一汽缸18、第二汽缸25、第一推盒汽缸46、第二推盒汽缸48和机械手45运动。第一推盒汽缸46用于将推盒平台42上的纸盒推到第一工作位43 ;机械手45用于将第一工作位43上的纸盒移到第二工作位44 ;第二推盒汽缸48用于将纸盒推出第二エ作位44。控制部件包括按钮、第ー汽缸的电磁阀、第ニ汽缸的电磁阀、第一推盒汽缸的电磁阀、第二推盒汽缸的电磁阀、机械手的电磁阀和计时器,其中到位感应开关47与第一汽缸的电磁阀连接;计时器、第一汽缸的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磁性行程开关27连接;第一汽缸的电磁阀与第二磁性行程开关28连接;第一推盒汽缸的电磁阀和机械手的电磁阀分别与第 一工作位旁的第二磁性行程开关28连接;第二推盒汽缸的电磁阀与第二工作位旁的第二磁性行程开关28连接。本专利技术纸盒包边机的工作过程是在第一个工作位先包ー对边,然后用机械手把盒子拿到第二个工作位再包另外的ー对边,两个工作位的包边机械结构是一祥的,只是模具长短不同,不同尺寸的产品只需更换第三支架11和第四支架12,就可以完成更换模具操作,第四支架12在靠近盒子的ー侧贴上ー块厚度为3mm的海绵26,以确保包边平整,第四支架12是用螺丝与支架10连接固定,第三支架11与第四支架12之间的接触面只需用双面胶贴住。本专利技术容易调节,模具装拆简单,可以同时适合大量及少量的产品生产需求,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模仿人工操作的过程,统ー规范的完成指定エ种,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人工操作时会出现的空边(空売)和粘贴不牢固等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适合于数量少的产品生产。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材料都是市面上比较普遍的材料,而且制造成本比较低,远远低于能实现同样功能的其它机械,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结构示意图(显示8个连杆的连接方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准备折边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开始折边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12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完成一个包边过程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纸盒包边机完成一个包边过程中P点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14本专利技术带有该包边机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本专利技术带有该包边机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第四连杆5.第五连杆6.第六连杆7.第七连杆8.第八连杆9.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第三支架12.第四支架13.第五支架14.第六支架15.滑块16.垫座17.燕尾槽18.第一汽缸19.导轨轴承20.主体板21.导轨22.导轨连接板23.第一后支架 24.第二后支架25.第二气缸26.海绵27.第一磁性行程开关28.第二磁性行程开关29.连接板 A.支点AB.支点BC.支点CD.支点DE.支点EF.支点FG.支点GH.支点HI.支点I40.机架41.全自动包边机42.推盒平台43.第一工作位44.第二工作位45.机械手46.第一推盒气缸47.到位感应开关48.第二推盒气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纸盒包边机中的连杆部件包括八个连杆,其中,第一连杆I可视为伸缩连杆,一端为活动的支点A,另一端为固定支点I,第一连杆I主要提供折边时的动カ;活动的第二连杆2包含活动支点A、B、D、E,第二连杆2主要负责推动支点E配合活动的连杆8控制活动的连杆7的运动轨迹;固定的第三连杆3 —端为固定支点C,另一端与主体板20固定相连,主要作用是固定第四连杆4的支点C ;活动的第四连杆4由固定支点C和活动支点D组成,第四连杆4配合第五连杆5控制第二连杆2的运动轨迹,第四连杆4可以在第三支架11与第五支架13压合的瞬间开始使第二连杆2的支点E由往下运动变为往上运动,从而使第三支架11与第五支架13刚刚压合后便不再往下压,避免造成卡死的情況,保证整个连杆机构还可以继续施力,这样也完成压边上沿的动作,可以使纸边与纸盒上沿贴合得比较平整,不会出现空壳等现象;活动的第五连杆5由活动支点B和固定支点H组成,第五连杆5配合第四连杆4控制第二连杆2的运动轨迹;固定的第六连杆6可视为包含固定支点G、H、I的连杆,主要作用为固定支点G、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盒包边机,其特征在于:基座部件上设置第一汽缸(18)、第二气缸(25)、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连杆部件分别与导轨部件、第一支架部件固定连接,导轨部件与第二气缸(25)连接;第一汽缸(18)带动导轨部件移动,第二气缸(25)带动连杆部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冠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冠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