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方法,尤指一种。
技术介绍
锥齿轮是金属结构件,也是机械装备如掘进机、绞车等上的重要部件。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锥齿轮组件包括轮毂I’和大锥齿轮2’。轮毂I’的圆周上分布有一圈数量为12个第一铆钉孔4’,大锥齿轮2’上分布有一圈第二铆钉孔5’。第一铆钉孔4’与第二铆钉孔5’的数量相同、位置上、下对应。12个铆钉3’分别穿过各第一铆钉孔4’和各第二 铆钉孔5’后将轮毂I’与大锥齿轮2’连接在一起。轮毂I’的中心孔壁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其上、下端的开口槽6’。目前,该锥齿轮组件主要采用风动铆钉枪手工将依次将各铆钉3’分别铆接,使轮毂I’和大锥齿轮2’连接在一起。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铆接工装结构简单,用其安装锥齿轮组件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减轻工人安装锥齿轮组件的劳动强度,降低对操作工的操作技术要求,能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铆接工装,其中包括上下分布相互平行的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面与若干个导柱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上模板滑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分布相互平行的上、下模板(1,2),所述下模板(2)的上面与若干个导柱(3)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上模板(1)滑动穿置于各导柱(3)上,所述上模板(1)的下面连接上模(4),所述上模(4)的底面连接两组压头(5),所述压头(5)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该圆周与轮毂(1’)上的第一铆钉孔(4’)分布的圆周半径相同,两组所述压头(5)以所在圆周的中心对称分布,各组所述压头(5)与轮毂(1’)上连续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铆钉孔(4’)分布相同,所述下模板(2)的上面连接下模(6),所述下模(6)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铆钉孔(4’)数量及分布均相同的第一凹窝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庭,张劲卉,张唐杰,杨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