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海燕专利>正文

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852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11
铆接机,它涉及机械设备领域。主轴电机(1)设置在缸体(2)的上方,缸体(2)与立柱(3)的上端一侧连接,缸体(2)的下方设置有活塞(4),活塞(4)连接铆头(5),导轨板(9)设置在立柱(3)的下端一侧并与缸体(2)同侧,导轨板(9)连接工作台(6),工作台(6)与丝杆(7)的上端连接,丝杆(7)的下端连接手轮(8),立柱(3)的下方设置底座(11),液压站(10)与立柱(3)的下端一侧连接,也与底座(11)连接并跟缸体(2)不同侧。它杜绝了弹性变形现象,立柱和缸体的上仰现象,能长期保证机床的精度不变,经久耐用,保证了铆接零件的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铆接机。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铆接机,它们的结构部件中的缸体、立柱和导轨板三者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是传统的螺钉及销方式。然而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着ー些弊端,当用户在使用此结构的机床吋,由于连接的方式结构不合理,强度较差,容易产生弹性变形;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紧固螺钉松动的现象;立柱、缸体出现上仰现象;由于以上的这些缺点,导致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精度下降,铆接零件无法保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铆接机,它能杜绝了弹性变形现象、立柱和缸体的上仰现象,能长期保证机床的精度不变,经久耐用,保证了铆接零件的精度,从而提高了エ作效率。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主轴电机I、缸体2、立柱3、活塞4、铆头5、工作台6、丝杆7、手轮8、导轨板9、液压站10和底座11 ;主轴电机I设置在缸体2的上方,缸体2与立柱3的上端ー侧连接,缸体2的下方设置有活塞4,活塞4连接铆头5,导轨板9设置在立柱3的下端ー侧并与缸体2同侧,导轨板9连接工作台6,工作台6与丝杆7的上端连接,丝杆7的下端连接手轮8,立柱3的下方设置底座11,液压站10与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轴电机(1)、缸体(2)、立柱(3)、活塞(4)、铆头(5)、工作台(6)、丝杆(7)、手轮(8)、导轨板(9)、液压站(10)和底座(11);主轴电机(1)设置在缸体(2)的上方,缸体(2)与立柱(3)的上端一侧连接,缸体(2)的下方设置有活塞(4),活塞(4)连接铆头(5),导轨板(9)设置在立柱(3)的下端一侧并与缸体(2)同侧,导轨板(9)连接工作台(6),工作台(6)与丝杆(7)的上端连接,丝杆(7)的下端连接手轮(8),立柱(3)的下方设置底座(11),液压站(10)与立柱(3)的下端一侧连接,也与底座(11)连接并跟缸体(2)不同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彭海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