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它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的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侧,气源接口(9)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下侧,第一位置感应器(10)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与第二位移气缸(6)中间的上侧,第二位置感应器(11)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与第四位移气缸(8)中间的上侧。它能满足多位置铆接,提高铆接精度,延长了铆接主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制造的铆接设备上,铆接机构一般由铆接主机,物料固定机构及控制机构组成。由于在空间以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上,在采用铆接设备时,不大可能只采用单一车型或者单孔铆接。由于在冲压エ艺以及车型不同,铆接的位置的高低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单靠铆接主机本身的调节以及机械的限位,容易造成铆接精度的不良,甚至在物料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容易损坏物料,从而造成时间以及成本的浪费,不良品的増加,同时也影响铆接主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它能满足多位置铆接,提高铆接精度,延长了铆接主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铆接主机I、物料固定机构2、控制主体3、按钮4、第一位移气缸5-第四位移气缸8、气源接ロ 9 ;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侧,气源接ロ 9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下侧,它还包含第一位置感应器10、第二位置感应器11,第一位置感应器10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与第二位移气缸6中间的上侧,第二位置感应器11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与第四位移气缸8中间的上侦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人将需要铆接的エ件A放进物料固定机构2中后并启动按钮4,由物料固定机构2检测出エ件A的车型,并发出信号到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到信号后,再识别并发出信号给第一位移气缸5,第一位移气缸5动作到位后,第一位移气缸5发出信号给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后,让铆接主机I开始动作,当第一位置感应器10接收到信号时,控制主体3使铆接主机I停止向下运动,此时开始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铆接主机I开始上升,直到起始位置,此时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第二位移气缸6跟物料固定机构2开始动作,当第二位移气缸6、物料固定机构2到位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开始下降,直到第一位置感应器10接收到信号,然后再一次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上升至起始位置,取出エ件A ;当エ件B放进设备后,由物料固定机构2检测出エ件B的车型,并发出信号到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到信号后,再识别并发出信号给第三位移气缸7,第三位移气缸7动作到位后,第三位移气缸7发出信号给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后,让铆接主机I开始动作,当第二位置感应器11接收到信号时,控制主体3使铆接主机I停止向下运动,此时开始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铆接主机I开始上升,直到起始位置,此时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第四位移气缸8跟物料固定机构2开始动作,当第四位移气缸8、物料固定机构2的位置感应器到位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开始下降,直到第二位置感应器11接收到信号,然后再一次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上升至起始位置,取出エ件B。本技术能满足多位置铆接,提高铆接精度,延长了铆接主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铆接主机I、物料固定机构2、控制主体3、按钮4、第一位移气缸5-第四位移气缸8、气源接ロ 9 ;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侧,气源接ロ 9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下侧,它还包含第一位置感应器10、第二位置感应器11,第一位置感应器10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与第二位移气缸6中间的上側,第二位置感应器11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与第四位移气缸8中间的上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工人将需要铆接的エ件A放进物料固定机构2中后并启动按钮4,由物料固定机构2检测出エ件A的车型,并发出信号到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到信号后,再识别并发出信号给第一位移气缸5,第一位移气缸5动作到位后,第一位移气缸5发出信号给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后,让铆接主机I开始动作,当第一位置感应器10接收到信号时,控制主体3使铆接主机I停止向下运动,此时开始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铆接主机I开始上升,直到起始位置,此时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第二位移气缸6跟物料固定机构2开始动作,当第二位移气缸6、物料固定机构2到位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开始下降,直到第一位置感应器10接收到信号,然后再一次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上升至起始位置,取出エ件A ;当エ件B放进设备后,由物料固定机构2检测出エ件B的车型,并发出信号到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到信号后,再识别并发出信号给第三位移气缸7,第三位移气缸7动作到位后,第三位移气缸7发出信号给控制主体3,控制主体3接收后,让铆接主机I开始动作,当第二位置感应器11接收到信号时,控制主体3使铆接主机I停止向下运动,此时开始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铆接主机I开始上升,直到起始位置,此时控制主体3发出信号,第四位移气缸8跟物料固定机构2开始动作,当第四位移气缸8、物料固定机构2的位置感应器到位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开始下降,直到第二位置感应器11接收到信号,然后再一次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控制主体3控制铆接主机I上升至起始位置,取出エ件B。本具体实施方式能满足多位置铆接,提高铆接精度,延长了铆接主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权利要求1 .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它包含铆接主机(I)、物料固定机构(2)、控制主体(3)、按钮(4)、第一位移气缸(5)-第四位移气缸(8)、气源接口(9);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I)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侧,气源接口(9)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下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第一位置感应器(10)、第二位置感应器(11),第一位置感应器(10)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与第二位移气缸(6)中间的上侧,第二位置感应器(11)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与第四位移气缸(8)中间的上侧。专利摘要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它涉及汽车制造
;它的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车型共用铆接设备,它包含铆接主机(1)、物料固定机构(2)、控制主体(3)、按钮(4)、第一位移气缸(5)?第四位移气缸(8)、气源接口(9);物料固定机构(2)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下侧,控制主机(3)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后侧,按钮(4)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前侧,第一位移气缸(5)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右端,第二位移气缸(6)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的后侧,第三位移气缸(7)设置在铆接主机(1)的左端,第四位移气缸(8)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的后侧,气源接口(9)设置在物料固定机构(2)的右下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第一位置感应器(10)、第二位置感应器(11),第一位置感应器(10)设置在第一位移气缸(5)与第二位移气缸(6)中间的上侧,第二位置感应器(11)设置在第三位移气缸(7)与第四位移气缸(8)中间的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培奎,袁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姆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