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332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包括铆钉装置、伺服工作平台、上料装置、卸料装置、机械手装置、夹紧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铆钉装置包括第一铆钉机及第二铆钉机;所述伺服工作平台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X轴滚珠丝杆、Y轴滚轴丝杆及平台载板;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工作台及上料气缸;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工作台及卸料气缸;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可左右运动的机械手臂;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两铆钉机集中于一体,对产品的不同平面进行自动铆钉作业;提高了铆接设备利用率,代替了原始多平面而多工序的作业,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件流动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因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
本技术涉及铆钉作业装置,特别涉及ー种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背景技木铆接技术是使用铆钉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エ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并且已被广泛运用于エ业生产中,而这种铆接技术的需要依赖于铆接设备来加工实现,习知的铆接设备即为铆接机,铆接机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ー种新型铆接设备,该设备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安全,因此,得以广泛的应用,而现有伺服平面铆接系统只局限于同平面产品加工,即只能在同一平面上进行铆接加工,而对于需要双平面加工的产品却只能采用多机分エ序完成,此种分エ序的操作方式的劳动强度大,且辅助时间长,机器作业未被充分利用,机器利用率低;再者,铆接作业完成后需用手取出成品,效率低下,安全性低,现有单平面铆钉设备的生产效率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制约了生产規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循环切换活动摸至加工エ位进行双平面多钉铆接的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是实现的ー种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它包括ー铆钉装置,所述铆钉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一铆钉机及用于在第二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二铆钉机,所述第一铆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铆钉装置,所述铆钉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一铆钉机及用于在第二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二铆钉机,所述第一铆钉机与第二铆钉机相对设置;一伺服工作平台,所述伺服工作平台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X轴滚珠丝杆、Y轴滚轴丝杆及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控制可沿X轴、Y轴方向移动的平台载板,所述伺服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用于检测平台载板上是否装载有待加工部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伺服工作平台设置于第一铆钉机与第二铆钉机之间;一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工作台及安装于上料工作台边缘的上料气缸,所述上料工作台安装于所述伺服工作平台的一侧,其中,所述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8 CN 201120558041.41.一种双平面伺服铆接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铆钉装置,所述铆钉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一铆钉机及用于在第二平面上铆接作业的第二铆钉机,所述第一铆钉机与第二铆钉机相对设置; 一伺服工作平台,所述伺 服工作平台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X轴滚珠丝杆、Y轴滚轴丝杆及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控制可沿X轴、Y轴方向移动的平台载板,所述伺服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用于检测平台载板上是否装载有待加工部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伺服工作平台设置于第一铆钉机与第二铆钉机之间; 一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工作台及安装于上料工作台边缘的上料气缸,所述上料工作台安装于所述伺服工作平台的一侧,其中,所述上料工作台所在的一侧为伺服工作平台的外侧,异于伺服工作平台外侧的另一侧为伺服工作平台的内侧,所述上料气缸的气缸杆伸出方向指向伺服工作平台的内侧,上料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该上料工作台上是否装载有待加工部品的第二传感器; 一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工作台及卸料气缸,所述卸料工作台安装于所述伺服工作平台的外侧且与所述上料工作台平行连接,所述卸料气缸设置于伺服工作平台的内侧边缘位置,所述卸料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刘玺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