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852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铆接机,特征是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基座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摆碾铆头指向上方的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铆接加工时采用铆钉预先压入避免了零件平面变形,同时也避免出现因调整不当而造成的零件损坏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完成零件铆接的设备,即铆接机。
技术介绍
目前铆接的种类很多,实现铆接方式的具体设备差别较大。但是,对于机械组装性能要求较高的机械铆接结构,因铆接时受力较大其平面易变形,而且现有铆接设备铆出的产品很难满足精密组装的要求。现有的铆接设备即铆接机,均采用直接铆接方式。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部的铆接部、位于机架下部的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铆接部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下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铆钉压入部包括固定基座,零件固定部包括能够升降的固定压爪,将铆钉放入基座的铆钉孔槽内,铆钉的钉帽朝下,用于铆接的零 件放置在基座上,使铆钉的钉头穿经零件的铆接孔,固定压爪下降到工位将零件压在铆钉上,当基座与零件平面接触后,铆钉不在受力转为零件平面受力,铆接部的主轴下降,直至使摆碾铆头作用于铆钉突出于零件的钉头部分完成现铆接。上述铆接机存在前述技术缺陷,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铆接机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铆接机。其技术解决方案是—种新型铆接机,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基座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摆碾铆头指向上方的基座;在铆接过程中,先将用于铆接的零件放置在基座上,把铆钉的钉头放入零件的铆接孔内,并由压板块将铆钉完全压入铆接孔内,此时铆钉的钉帽朝上,铆钉的钉头置入基座的铆钉孔槽内,然后将压入铆钉的零件送交铆接装置,铆接装置的主轴下降,直至使摆碾铆头作用于铆钉钉头部分完成铆接。上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块和顶板块,在底板块和顶板块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分布在四个顶角处。上述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顶板块的上侧,活塞杆朝下并穿过顶板块。上述基座固定在底板块的上侧。上述压板块为圆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I、本技术中的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可依零件的大小可直观的去观察它,便于加工人员发现以及操作调整使铆钉完全压入,因此也就提高了铆接工件产品的良好率。2、本技术在铆接加工时采用铆钉预先压入避免了零件平面变形,同时也避免出现因调整不当而造成的零件损坏现象。3、本技术采用压板块压紧后再进行铆接,避免了以往因压爪压紧铆接时而产生的晃动。4、本技术中的铆接装置可采用市售铆接机使用的摆碾铆接方式,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维修方便,可靠性较好。本技术的工作形式与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机相比相反,因此也可称为反铆接机;具有稳定性好且准确性更高,结构原理简单易懂方便操作,可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等特 点,还能够降低产品不良率。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I方式的局部剖示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铆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3方式的局部剖示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图3与图4,一种新型铆接机,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上述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1,基座I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2,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3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4,压板块优选为圆形结构,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上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块5和顶板块6,在底板块和顶板块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杆7,四根支撑杆分布在四个顶角处,上述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顶板块的上侧,活塞杆朝下并穿过顶板块。上述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8控制升降的主轴9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10,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11。在铆接过程中,先将用于铆接的零件12放置在基座上,把铆钉13的钉头放入零件的铆接孔内,并由压板块将铆钉完全压入铆接孔内,此时铆钉的钉帽朝上,铆钉的钉头置入基座的铆钉孔槽内。然后将压入铆钉的零件送交铆接装置,铆接装置的主轴下降,直至使摆碾铆头作用于铆钉钉头部分完成铆接。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基座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摆碾铆头指向上方的基座;在铆接过程中,先将用于铆接的零件放置在基座上,把铆钉的钉头放入零件的铆接孔内,并由压板块将铆钉完全压入铆接孔内,此时铆钉的钉帽朝上,铆钉的钉头置入基座的铆钉孔槽内,然后将压入铆钉的零件送交铆接装置,铆接装置的主轴下降,直至使摆碾铆头作用于铆钉钉头部分完成铆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块和顶板块,在底板块和顶板块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分布在四个顶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顶板块的上侧,活塞杆朝下并穿过顶板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固定在底板块的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块为圆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铆接机,特征是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基座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摆碾铆头指向上方的基座。本技术在铆接加工时采用铆钉预先压入避免了零件平面变形,同时也避免出现因调整不当而造成的零件损坏现象。文档编号B21J15/22GK202621817SQ20122014745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邱港 申请人: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和铆接装置;上述零件固定与铆钉压入装置包括零件固定部和铆钉压入部,零件固定部包括固定框架、基座,基座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基座上设置有铆钉孔槽,铆钉压入部包括液压缸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压板块,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压板块位于固定框架内并处于液压缸的正下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块的连杆连接;铆接装置包括由气缸控制升降的主轴和连接在主轴上端的摆碾铆头,以及驱动主轴的马达组件,摆碾铆头指向上方的基座;在铆接过程中,先将用于铆接的零件放置在基座上,把铆钉的钉头放入零件的铆接孔内,并由压板块将铆钉完全压入铆接孔内,此时铆钉的钉帽朝上,铆钉的钉头置入基座的铆钉孔槽内,然后将压入铆钉的零件送交铆接装置,铆接装置的主轴下降,直至使摆碾铆头作用于铆钉钉头部分完成铆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港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