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具有该起落架的飞行器。上述起落架包括支架、管套构件和触地杆,所述管套构件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管套构件具有可供所述触地杆插入的腔体,所述触地杆可拆卸式插设于或穿设于管套构件的腔体,且触地杆伸出于管套构件的腔体外。上述飞行器包括机身和上述的起落架,机身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具有该起落架的飞行器,其通过在起落架上设置可便于拆装的触地杆,在保证起落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拆装触地杆,在飞行器闲置时可以很方便地将触地杆拆下,以便于用户存储、携带起落架及飞行器,给用户带来了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具有该起落架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飞行器中的起落架,其与飞行器的机身连接,起落架用于承载机身且可支承于地面上。现有技术中的起落架,其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脚,为保证支撑的稳固性,各支撑脚之间距离较远,导致起落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飞行器的携帯及存储,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具有该起落架的飞行器,其起落架中的触地杆可以很方便地拆下,减小了起落架的空间尺寸,以便于飞行器、起落架的携帯和存储,给用户带来了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包括支架,还包括管套构件和触地杆,所述管套构件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管套构件具有可供所述触地杆插入的腔体,所述触地杆可拆卸式插设于或穿设于所述管套构件的腔体,且所述触地杆伸出于所述管套构件的腔体外。具体地,所述起落架还包括卡设于所述管套构件与所述触地杆之间的弾性缓冲件。更具体地,所述弹性缓冲件卡嵌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弾性缓冲件套设于所述触地杆的外侧。更具体地,所述弹性缓冲件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触地杆穿设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壁凸设有凸筋。优选地,所述管套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管套构件均穿设有ー根所述触地杆,所述触地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管套构件的长度,所述触地杆水平贯穿于所述管套构件;每根所述触地杆上套设有两个所述弾性缓冲件,所述两个弾性缓冲件分别布置于所述腔体的两端处。具体地,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可卡嵌于所述腔体内的卡嵌部和可抵止于所述管套构件端部的台阶部,所述卡嵌部与所述台阶部一体成型,所述卡嵌部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斜面。优选地,所述管套构件或/和触地杆呈中空的圆管状。进ー步地,所述触地杆的端部还套设有弹性缓冲套。具体地,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架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根,所述两根支撑柱相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管套构件上。更具体地,所述两根支撑柱相向且倾斜对称设置。更具体地,所述支撑柱的一端通过第一“T”形连接夹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管套构件通过第二 “T”形连接夹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更具体地,所述连接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连接杆和至少ー根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之间垂直设置,且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纵向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纵向连接杆设置有两根,所述横向连接杆设置有一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与所述管套构件相平行,所述横向连接杆相对所述两根纵向连接杆垂直设置,且所述横向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纵向连接杆的中段处,所述连接架呈“卄”形或呈“H”形。进ー步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斜拉杆。具体地,所述支撑柱的外周壁固定卡箍有固定座,所述斜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具体地,所述斜拉杆成对设置,每对斜拉杆与连接架之间的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触地杆相平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飞行器还包括上述的起落架,所述机身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及具有该起落架的飞行器,其通过在起落架上设置可便于拆装的触地杆,在保证起落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拆装触地杆,在飞行器闲置时可以很方便地将触地杆拆下,縮小了起落架及飞行器整体占用的空间尺寸,以便于用户存储、携帯起落架及飞行器,给用户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的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的另一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中弹性缓冲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装配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包括支架I、管套构件3和触地杆4 ;支架I的上端可用于连接飞行器的机身,管套构件3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支架I的下端,管套构件3可以支承于地面上。如图2所示,管套构件3具有可供触地杆4插入的腔体31,腔体31可以为通孔并贯穿于管套构件3。可以理解地,腔体31也可以为盲孔且分别自管套构件3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开设;或者,腔体31也可以为开ロ槽,例如“T”形槽或燕尾槽等。本实施例中,腔体31沿管套构件3的轴线贯通于管套构件3,每个管套构件3的腔体31中均穿设有ー根触地杆4,触地杆4的两端伸出腔体31的距离可以相等。具体地,如图2所示,触地杆4水平设置并可以与地面接触,保证起落架可以立于地面上。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设置,考虑到加工精度及装配误差等,其可以为大致水平。且触地杆4可拆卸式插设于或穿设于管套构件3的腔体31,且触地杆4伸出于管套构件3的腔体31外,増大了起落架的占地面积,以保证起落架及飞行器的稳定性。触地杆4水平插设或穿设于管套构件3,且触地杆4与管套构件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触地杆4从管套构件3中拆下,减小了起落架的空间尺寸,以便于飞行器、起落架的携帯和存储,而且也缩小飞行器、起落架的包装尺寸,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具体应用中,触地杆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旋卡式连接、弾性件卡紧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于管套构件3上,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触地杆4从管套构件3中拆卸以及将触地杆4装配于管套构件3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管套构件3可呈筒状,腔体31可沿管套构件3的轴线方向贯通于管套构件3,管套构件3粗于触地杆4,管套构件3中腔体31横截面的尺寸大于触地杆4的横截面尺寸。起落架还包括卡设于管套构件3与触地杆4之间的弹性缓冲件5。弾性缓冲件5作为主要的缓冲材料,可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其一方面可以将触地杆4卡紧于管套构件3,另ー方面可以于飞行器降落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弾性缓冲件 5,用户在不使用辅助工具的前提下,便可将触地杆4插入管套构件3,触地杆4通过弹性缓冲件5卡紧于管套构件3上;若需将触地杆4取下,则只需将弹性缓冲件5从腔体31中拔出或直接将触地杆4从腔体31中拔出即可,触地杆4的拆装十分简单易行。由于管套构件3外形粗大,其不易折断,触地杆4通过弹性缓冲件5塞紧于管套构件3的腔体31处,弾性缓冲件5将触地杆4与管套构件3隔开,触地杆4与管套构件3之间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当飞行器降落时,外部的冲击由触地杆4传来,触地杆4将挤压弹性缓冲件5,使弹性缓冲件5产生弹性变形,震动的能量可转化为弾性缓冲件5的弹性势能,大部分的瞬间冲击已得到充分的缓冲,传递到管套构件3及支架I上的冲击已经变得很小,缓冲、减震效果好,有利于保护飞行器上的精密器件,延长了飞行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这样的设计,起落架既轻便,而且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同时还可以很方便地拆装触地杆4,使起落架占用的存放空间变小,以便于起落架的存储、携帯、运输。而且,管套构件3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长度,即使将触地杆4拆下之后,起落架还是能够放置于水平面上。具体应用中,如图2所示,弾性缓冲件5可呈套筒状。弾性缓冲件5卡嵌于腔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套构件和触地杆,所述管套构件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管套构件具有可供所述触地杆插入的腔体,所述触地杆可拆卸式插设于或穿设于所述管套构件的腔体,且所述触地杆伸出于所述管套构件的腔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滔,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