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避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84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相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固定壁成一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所述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汽车避震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避震支架,通常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然而传统的汽车避震支架,其本体只为圆管状设置,其本体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限位,在长期使用后,其固定壁与本体连接处容易损坏,而影响汽车避震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使用寿命更长的汽车避震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相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固定壁成ー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所述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便可通过凸台的平面与倾斜面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固定壁与本体连接处不易损坏,进而延长了汽车避震支架的使用寿命;并且倾斜面与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減少了汽车避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进ー步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技术进ー步设置所述本体的内壁对应所述凸台位置设置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可提供与汽车避震支架配合的橡皮套一定的涨紧空间,从而可延长橡皮套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附图1,本技术公开的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I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101,所述本体I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102,所述凸台102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101相平行的平面1021以及与所述固定壁101成ー钝角的倾斜面1022,所述倾斜面1022与所述固定壁101通过内凹圆弧面103相过渡,所述平面1021与倾斜面1022通过外凸圆弧面104相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I便可通过凸台102的平面1021与倾斜面1022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固定壁101与本体I连接处不易损坏,进而延长了汽车避震支架的使用寿命;并且倾斜面1022与固定壁101通过内凹圆弧面103相过渡,平面1021与倾斜面1022通过外凸圆弧面104相过渡,減少了汽车避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进ー步提闻了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进ー步设置所述本体I的内壁对应所述凸台102位置设置有凹槽1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105可提供与汽车 避震支架配合的橡皮套一定的涨紧空间,从而可延长橡皮套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相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固定壁成ー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所述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避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壁对应所述凸台位置设置有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相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固定壁成一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所述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文档编号B60R11/00GK202641550SQ2012203092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蔡友弟, 鲍连明, 张武, 冯中虎 申请人: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避震支架,包括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凸设有固定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壁相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固定壁成一钝角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固定壁通过内凹圆弧面相过渡,所述平面与倾斜面通过外凸圆弧面相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弟鲍连明张武冯中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