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一扶手部、一第一盒体以及一第二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一般驾驶员对中央扶手的需求,不仅可调整扶手位置,同时加大且分离的储物空间,利于使用人收纳物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滑动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特别指一种中央滑动扶手。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驾驶座的中央扶手长度无法调整,设计过长的扶手在不需要使用时相当占空间,设计过短的扶手在使用上又无法让驾驶人舒适的倚靠在上面,同时,扶手下的储物空间设计过小也无法满足驾驶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央滑动扶手,结构简单,且能因应 驾驶人的需求随意调整扶手,扶手下方的储物空间不仅加大且采双层结构,使用上更便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一扶手部、一第一盒体以及一第二盒体;所述扶手部包含一靠枕及连接于该靠枕下表面一底座;所述第一盒体包含一第一盒盖、一第二盒盖、一连接部及置于该一第一盒盖两侧边的二滑轨;所述第一盒盖后端通过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的后端上;所述底座于该第一盒盖上设置;所述底座包含两滑接部,且该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限位件;每所述滑接部均与每相应滑轨滑配相接;所述第一盒盖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复数个凸起;每所述凸起与每所述第一限位件二者在该底板前滑时紧固相接;所述第一盒盖包含一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盒盖前端;所述第二盒盖包含一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前端;所述第二盒盖前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扣件相配合的第一扣槽;所述第一盒盖、连接部与第二盒盖通过该第一扣件与第一扣槽二者相扣合构成一上层储物空间;所述第二盒体包含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盒体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扣件相配合的第二扣槽;所述第二盒盖、连接部与第二盒体通过该第二扣件与第二扣槽二者相扣合构成一下层储物空间。较佳的,所述滑接部设有复数个限位卡槽,该复数个限位卡槽与每相应滑轨滑配相接。较佳的,所述连接部设有一限定该第一盒盖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机构。较佳的,所述第二盒体外表面设有复数个加强筋。较佳的,所述第二盒体还包含一固定该第二盒体于车体上的第二限位件。较佳的,所述扶手部的后端高度大于该扶手部的前端高度。较佳的,所述上层储物空间的容积小于所述下层储物空间的容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一种中央滑动扶手通过所述滑轨的结构设计,让驾驶人能得到更舒适得倚靠,同时,在不需使用时也不会占空间;扶手下方的储物空间采上下层结构,不仅有效加大放置的空间,同时也方便驾驶人分类所要摆放的物品。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中底座与第一盒盖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的扶手部与第一盒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扶手部向前滑动后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开启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盒体开启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中央滑动扶手1,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一扶手部11、一第一盒体12以及一第二盒体13 ;所述扶手部11包含一靠枕111及连接于该靠枕111下表面一底座112 ;所述第一盒体12包含一第一盒盖121、一第二盒盖122、一连接部123及置于该一第一盒盖121两侧边的二滑轨124 ;所述第一盒盖121后端通过连接部12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122的后端上;所述底座112于该第一盒盖121上设置;所述底座112包含两滑接部1121,且该底座112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限位件1122 ;每所述滑接部1121均与每相应滑轨124滑配相接;所述第一盒盖121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台1211 ;所述凸台1211上设有复数个凸起1212;每所述凸起1212与每所述第一限位件1122 二者在该底板112前滑时紧固相接(见图2);所述第一盒盖121包含一第一扣件1213,该第一扣件1213连接于所述第一盒盖121前端;所述第二盒盖122包含一第二扣件1221,该第二扣件1221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122前端;所述第二盒盖122前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扣件1213相配合的第一扣槽1222 ;所述第一盒盖121、连接部123与第二盒盖122通过该第一扣件1213与第一扣槽1222 二者相扣合构成上层储物空间S1 (见图3);所述第二盒体13包含一固定部131,该固定部1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23上;所述第二盒体13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扣件1221相配合的第二扣槽132 ;所述第二盒盖122、连接部123与第二盒体13通过该第二扣件1221与第二扣槽132 二者相扣合构成下层储物空间S2 (见图3)。通过本技术的设计,让驾驶人在疲劳时能将手肘倚靠在所述靠枕111上,同时,所述扶手部11能依据驾驶人的需求调整位置;通过所述第一盒体12和第二盒体14将储物空间加大且分隔,满足驾驶人对储物空间的需求。如图1-4所示,所述滑接部1121设有复数个限位卡槽11211 (见图1),该复数个限位卡槽11211与每相应滑轨124滑配相接。此设计让所述扶手部11在滑动时能分别限位在各个限位卡槽11211的位置上,让驾驶人能选择将手肘靠在较舒适的位置。所述连接部123设有一限定该第一盒盖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机构1231 (见图3)。此设计让所述第一盒盖121与第二盒盖122在开启时,能以所述限位机构1231做限位,避免开启角度过大而损害所述连接部123。所述第二盒体13外表面设有复数个加强筋133(见图I)。此设计让所述第二盒体13更坚固。所述第二盒体13还包含一固定该第二盒体13于车体上的第二限位件134 (见图3)。此设计让本技术的一种中央滑动扶手I更容易稳固的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扶手部11的后端高度h大于该扶手部的前端高度Ill (见图5)。此设计让所述靠枕111倾斜,更贴近人体摆放手的角度。所述上层储物空间S1的容积小于所述下层储物空间S2的容积(见图3)。此设计让驾驶人在收纳物品时能依据物品的大小,分别收纳至所述上层储物空间S1及所述下层储物空间S2,达到分类收纳的功效。如图4-7所示,本技术在应用时,在初始状态下(见图5 ),所述扶手部11能提供第一种倚靠位置;将将扶手部11滑动至前端的情况下(见图6),所述扶手部11能提供第二种倚靠位置;驾驶人视自己的需求调整所述扶手部11,让手肘能以一个舒适的姿势倚靠在该扶手部11上;同时,将扶手部11置于初始状态的位置后,便能通过所述第一扣件1213开启第一盒体12 (见图7),或通过所述第二扣件开1221启第二盒体13 (见图8);不仅加大储物的空间,同时双层的设计也让使用者得以对收纳的物品进行分类。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中央滑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滑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一扶手部、一第一盒体以及一第二盒体;所述扶手部包含一靠枕及连接于该靠枕下表面一底座;所述第一盒体包含一第一盒盖、一第二盒盖、一连接部及置于该一第一盒盖两侧边的二滑轨;所述第一盒盖后端通过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的后端上;所述底座于该第一盒盖上设置;所述底座包含两滑接部,且该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限位件;每所述滑接部均与每相应滑轨滑配相接;所述第一盒盖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复数个凸起;每所述凸起与每所述第一限位件二者在该底板前滑时紧固相接;所述第一盒盖包含一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盒盖前端;所述第二盒盖包含一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盒盖前端;所述第二盒盖前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扣件相配合的第一扣槽;所述第一盒盖、连接部与第二盒盖通过该第一扣件与第一扣槽二者相扣合构成一上层储物空间;所述第二盒体包含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盒体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扣件相配合的第二扣槽;所述第二盒盖、连接部与第二盒体通过该第二扣件与第二扣槽二者相扣合构成一下层储物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全,杨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