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央扶手。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扶手外板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上方,扶手外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支撑组件,以便使扶手外板在支撑组件上前后滑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时灵活舒适,既能在无换挡或者驻车要求时满足使用者支撑手肘的需要,又能通过缩回来保证操作空间,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持久耐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央扶手。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扶手外板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上方,扶手外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支撑组件,以便使扶手外板在支撑组件上前后滑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时灵活舒适,既能在无换挡或者驻车要求时满足使用者支撑手肘的需要,又能通过缩回来保证操作空间,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持久耐用。【专利说明】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央扶手。
技术介绍
小汽车的前排座位中央一般设有一个扶手组件,该扶手组件的设置是为驾驶者的右手肘部提供支撑,增加驾驶的舒适度,减轻驾驶人员的疲劳。传统汽车的中央扶手一般为固定式,这样的设计失去了扶手的灵活性,会影响挡位操作和对驻车制动器的控制,而城市内行车时又需要频繁更换档位,如果没有扶手支撑,开车持续一段时间后,又会导致手臂劳累后增加误操作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外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外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以便使所述扶手外板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前后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滑动导管,所述支撑组件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滑动导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滑动导管的前后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扶手外板的前后端。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枚滑动阻尼环,至少一枚所述滑动阻尼环设置于所述通孔处,并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滑动导管穿过所述滑动阻尼环。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阻尼环,使得扶手外板滑动过程中,运动操作力平稳,又避免因滑动过急时对扶手外板的冲击,防止滑动过急或者滑动阻滞而影响用户体验。所述滑动机构设有两组,对应的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其中一组所述滑动机构穿过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边的所述通孔,其前后端分别与所述扶手外板的左侧前端和左侧后端连接,另一组所述滑动机构穿过所述支撑组件的右侧边的所述通孔,其前后端分别与所述扶手外板的右侧前端和后侧后端连接。还包括一扶手后饰板,所述扶手后饰板设置于所述扶手外板的后端。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导管连接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使得扶手外板可以在支撑组件上进行滑动伸缩,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将扶手伸长后便于支撑手肘,在不需要时可以将扶手外板缩回,避免其影响驻车制动和换挡操作。还包括一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限位弹簧的后端朝向所述支撑组件的后端,所述限位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起。所述扶手外板上设有一用于锁定所述限位弹簧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为一组凹陷,所述凹陷配合所述限位弹簧的凸起,所述锁止部设置于所述限位弹簧的进退路径上,以便所述扶手外板伸缩时,所述限位弹簧的凸起可以卡嵌到所述凹陷内。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弹簧来调节扶手外板的伸缩,扶手外板在伸出过程中,限位弹簧的凸起卡嵌于锁止部的凹陷内来锁定扶手外板,以便调整扶手的伸缩距离,增加操作舒适度。所述锁止部设有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锁止部沿着所述限位弹簧的进退路径依次设置。所述限位弹簧的左右两侧的凸起为对称布局,所述锁止部的凹陷也为对称布局。所述滑动阻尼环采用塑料泡沫发泡制成的滑动阻尼环,优选TOR。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时灵活舒适,既能在无换挡或者驻车要求时满足使用者支撑手肘的需要,又能通过缩回来保证操作空间,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持久耐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局部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局部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局部装备图;图5为本技术中扶手外板缩进时的限位弹簧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扶手外板外伸到中段时的限位弹簧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扶手外板外伸至极限时的限位弹簧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4,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I和支撑组件2,扶手外板I设置于支撑组件2的上方,支撑组件2的左右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两个通孔3,还包括两根滑动导管4,每根滑动导管4穿过一侧的两个通孔3,并且每个通孔3处设有一 TOR发泡制成的滑动阻尼环5,一根滑动导管4与穿在其上的两个滑动阻尼环5组成一个滑动机构,扶手外板I通过左右两侧的滑动机构连接支撑组件2,以便使扶手外板I在支撑组件2上前后滑动。滑动导管4的前后端分别固定于扶手外板I的前后端。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导管连接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使得扶手外板可以在支撑组件上进行滑动伸缩,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将扶手伸长后便于支撑手肘,在不需要时可以将扶手外板缩回后,避免其影响驻车制动和换挡操作,通过设置滑动阻尼环,使得扶手外板滑动过程中,运动操作力平稳,又避免因滑动过急时对扶手外板的冲击,防止滑动过急或者滑动阻滞而影响用户体验。还包括一限位弹簧7,限位弹簧7设置于支撑组件2上,限位弹簧7的后端朝向支撑组件后端,限位弹簧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起,扶手外板I上沿着限位弹簧的进退路径依次设有三组用于锁定限位弹簧的锁止部,锁止部为对应限位弹簧7的凸起的凹陷,以便限位弹簧通过在进退过程中卡嵌在锁止部内来进行位置锁定。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弹簧配合锁止部,以便在扶手外板伸出过程中使其定位于不同位置,增加操作舒适度。参照图5,当限位弹簧7处于该位置时,表示扶手外板I处于完全缩进的状态。参照图6,当限位弹簧7处于该位置时,表示扶手外板I处于伸出到中间位置的状态。参照图7,当限位弹簧7处于该位置时,表示扶手外板I处于伸出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外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外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外板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前后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滑动导管,所述支撑组件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通孔,所述滑动导管穿过通孔后,前后端分别连接所述扶手外板的前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枚滑动阻尼环,至少一枚所述滑动阻尼环设置于所述通孔处,并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滑动导管穿过所述滑动阻尼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设有两组,对应的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前后伸缩滑动的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扶手外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外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外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外板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前后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虎,王利生,毛正达,
申请(专利权)人: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