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化合物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16237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磷化合物复合活性炭,其磷原子含量为1000ppm~3000ppm,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1800m2/g~2600m2/g,细孔直径在1.4nm~2.0nm之间,细孔容积为0.24-0.26cm3/g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木质材料和磷酸按比例制成混合物,经过炭化、活化制成基材炭,并采用高温水蒸气进行深度活化,获得高比表面积和适合电容活性炭要求的孔径结构,并在惰性气体下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使磷酸盐和炭进行有效的复合,提高了产品的导电性。所获得的产品,在高温高压下除去灰分,保留适当的磷复合化合物,并进行超微粉碎和高精度的射流分级,以获得粒度均匀的超细产品,所制得的产品可以满足双电层电容器制造的负极材料、铅酸电容蓄电池炭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和电磁的电极材料,尤其涉及ー种磷化合物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双电层电容器制造的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在铅酸电容蓄电池炭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应对地球环境问题,在汽车领域中,人们正在开发进一步提高燃料消耗率和进ー步浄化尾气的技木。混合动カ汽车、电动汽车的技术开发是此项开发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双电层电容器在与这些技术开发相关的动力辅助系统或能量再生用途中的实用化受到人们的关注。双电层电容器的原理是,在可极化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处形成的双电 层中蓄积电荷,其优点在于,与铅蓄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它能够利用大电流快速充放电。且具备高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宽(_30°C 80°C)的特点,通常选用大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的活性炭作为可极化电极的材料。目前,在铅酸蓄电池中采用电容炭作为负极材料,能够有效的解决蓄电池频繁和瞬间大电流放电,影响蓄电池寿命的问题,这种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ー种潮流。中国专利“双电层电容器用磷化合物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0780001385. I中,中国专利“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化合物复合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其磷原子含量为1000ppm~3000ppm,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1800m2/g~2600m2/g,细孔直径在1.4nm~2.0nm之间,细孔容积为0.24?0.26cm3/g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