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之海专利>正文

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19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当前一般锻制模具,都是上、下两面进行挤压,形成锻制工件的飞边,造成材料浪费,且加工工艺复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芯模套前后两面上设有的斜键,左右两面上各设有T型滑块,外模套与芯模套相对应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斜槽和T型槽。随着上冲头的向下运动,使得芯模两分合面越压越紧,无间隙,同时通过芯模套与外模套上的所设部件的配合,推动水平冲头挤压物料充满模腔成形。在此过程中,斜键与T型块的运动轨迹是由斜槽和T型槽决定的。随上冲头向上运动,上述所有部件向相反方向运动,实现自动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节约原材、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特别适用于锻制件的制造。
技术介绍
一般生产企业的锻制模具,都是上下两面进行挤压,其模具之间一般都形成锻制工件的飞边,形成被冲压物的材料浪费,且加工工艺复杂。同时由于是上下两面挤压,在其它侧面上挤压成形很难,给工件加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模具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芯模固定压板、上冲头、芯模、芯模套、外模套、右T型滑块、右冲头、顶杆、顶杆导套、左T型滑块、左冲头、斜键、斜槽、T型槽等构成,芯模套前后两面上设有的斜键在外模套与芯模套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有的斜槽里移动,左右两面上各设有T型滑块在外模套与芯模套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有的T型槽里滑动。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节约原材、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附图中,1为芯模固定压板(将3固定在4上)、2为上冲头(固定在主动力设备上)、3为芯模、4为芯模套(1、3、4沿着F-F剖为两片)、5为外模套、6为右T型滑块、7为右冲头、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它包括芯模固定压板(1)、上冲头(2)、芯模(3)、芯模套(4)、外模套(5)、右T型滑块(6)、右冲头(7)、顶杆(9)、顶杆导套(10)、左T型滑块(11)、左冲头(12)、斜键(A)、斜槽(B)、T型槽(T)构成,其特征在于斜键(A)以斜槽(B)为轨道,T型滑块(11)、(6)以T型槽(T)为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自动分合锻制模具,它包括芯模固定压板(1)、上冲头(2)、芯模(3)、芯模套(4)、外模套(5)、右T型滑块(6)、右冲头(7)、顶杆(9)、顶杆导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之海王登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之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