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51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挤压机、第二挤压机、成型机以及冷却装置。其中,底座距地面既定高度形成。第一挤压机位于上述底座的前方下侧,使被加热的第一合成树脂形成主型材并向下排出,主型材横截面形状由形成第一中空部的主体部及向上述主体部两侧延长形成的长片部构成。第二挤压机,使被加热的第二合成树脂形成加强型材。成型机,位于上述第一挤压机下侧,使从上述第一挤压机排出的上述主型材卷绕成螺线形状,上述长片部相互重叠。而且,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机及第二冷却机,第一冷却机向上述成型机形成的上述合成树脂管外侧面喷射冷却水,第二冷却机向上述合成树脂管的内侧面喷射冷却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可以制作強度得到改善、形状良好、分离容易的合 成树脂管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用聚こ烯(PE)制成的管子可以成型为多种形状,这种利用聚こ烯成型的管子主要用于下水管或污水管等延展管用途。以往,合成树脂管是从挤压机挤出内部中空的型材并冷却后,在以螺线形卷绕于卷绕器上的同时,向型材之间供应连接材料,使型材连续连接,外侧涂敷加强材料后成型。但是,这种以往的合成树脂管在埋设于地下的情况下,当铺设于有重物通过的道路时,由于无法承受重物施加的压カ与土压等,成型状态从圆形变为椭圆形,结果发生分离或撕裂现象,虽然柔软性良好,但强度低下是其最薄弱的问题。而且,型材与连接材料的属性不同,冷却程度各异,在最初成型时,型材与连接材料虽然连接成一体型,但一旦反复施加荷重,在型材与连接材料的连接部分最先发生分离现象。另ー方面,本申请人为改善上述问题,在韩国申请了增强树脂管強度的专利并获得注册,“在波纹管上卷绕螺线形态型材加强的合成树脂管",专利注册号第807549 号。但是,基于上述注册技术的合成树脂管,由于其波纹管(ABS)与型材管(PE)由不同材质构成,相互无法保持一体型结合状态,容易剥离,造成产品耐久性及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如上问题,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技术课题是提供ー种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可以制作強度得到改善、形状良好、分离容易的合成树脂管。为实现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距地面既定高度形成;第一挤压机,位于上述底座的前方下侧,使被加热的第一合成树脂形成主型材并向下排出,主型材横截面形状由形成第一中空部的主体部及向上述主体部两侧延长形成的长片部构成;第二挤压机,使被加热的第二合成树脂形成加强型材,加强型材横截面形状与上述主型材的主体部对应;成型机,位于上述第一挤压机下侧,使从上述第一挤压机排出的上述主型材卷绕成螺线形状,上述长片部相互重叠,上述加强型材沿重叠的上述长片部卷绕成螺线形状,形成合成树脂管;以及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机及第ニ冷却机,第一冷却机向上述成型机形成的上述合成树脂管外侧面喷射冷却水,第二冷却机向上述合成树脂管的内侧面喷射冷却空气。其中,优选地,上述成型机包括动カ部,产生旋转动カ;变速器,接受上述动カ部传递的旋转动力,有选择地进行变速;分配装置,将上述变速器提供的旋转动力分配给沿圆周方向安装的多个传动构件;旋转支撑部,由多个支撑滚柱构成,具有与将制作的合成树脂管内径对应的外径,一端部分别连接于上述各传动构件,通过在变位盘上沿圆周方向按ー定间隔形成的第一贯通孔向外侧延伸,另一端部结合于固定盘,在分别独立旋转的同时进行支撑,使上述主型材卷绕成螺线形状。 而且,优选地,在上述旋转支撑部外侧带有第一加压滚柱组装体,包括第一加压滚柱,由中央滚柱部与侧滚柱部构成,对重叠卷绕于上述旋转支撑部的上述长片部进行加压,中央滚柱部沿轴向至少贯通形成ー个第一结合孔,侧滚柱部位于上述中央滚柱部的两侦牝形成与上述第一结合孔对应的第二结合孔;连结构件,插入某ー侧的上述侧滚柱部的第ニ结合孔,贯通上述第一结合孔,结合于另ー侧上述侧滚柱部的第二结合孔,固定结合上述中央滚柱部及上述侧滚柱部;以及间隔管,位于上述中央滚柱部及上述侧滚柱部之间,环绕上述连结构件,使上述中央滚柱部及上述侧滚柱部的间隔保持 一定。而且,优选地,上述第一冷却机包括第一喷射部,向上述旋转支撑部上卷绕的主型材的外侧面喷射冷却水;以及第二喷射部,覆盖上述主型材的外侧与沿上述主型材重叠的上述长片部卷绕的上述加强型材的外侧,构成上述合成树脂管外侧面的涂敷带喷射冷却水。而且,优选地,在上述旋转支撑部的外侧带有第二加压滚柱组装体,包括第二加压滚柱,贴紧卷绕状态的上述涂敷带外侧面,在旋转的同时对上述涂敷带加压;支撑框架,结合于上述第二加压滚柱的两端部,支撑上述第二加压滚柱;刮水器,以铰链方式结合于上述支撑框架,带有可拆装的刮水片,刮水片贴紧上述第二加压滚柱的外侧面,刮除上述第二喷射部喷射后沾在上述第二加压滚柱外侧面的水汽,实现第一次除水;弹性构件,一端部结合于上述刮水器,另一端部结合于上述支撑框架,提供弾力,使上述刮水片贴紧上述第二加压滚柱外侧面;以及吸水构件,位于上述支撑框架上,贴紧上述第二加压滚柱外侧面,吸收未被上述刮水片刮除的残留水汽,实现第二次除水。而且,优选地,在上述第一挤压机上带有冷却引导部,包括引导管,一端部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第一挤压机向下侧延长,位于从上述第一挤压机排出的上述主型材的第一中空部内侧,另一端部卷绕住上述旋转支撑部的下側,引导上述主型材卷绕于上述旋转支撑部;冷却水管,位于上述引导管的内侧,上端部比上述引导管上端部向上侧延长,下端部在上述引导管内侧开放形成;以及供应泵,提供压力,使冷却水流入上述冷却水管的上端部,并使从上述冷却水管下端部排出的冷却水流入上述引导管后,从上述引导管上端部排出。而且,优选地,上述第二冷却机包括送风装置,用于供应空气;空气引导部,一端部连接于上述送风装置,另一端部通过上述变位盘中央部形成的第二贯通孔而位于上述旋转支撑部的内侧,用于引导空气;以及空气排出部,与上述空气引导部连接,沿上述支撑滚柱长度方向位于上述旋转支撑部的内侧中央,通过多个喷射孔,使通过上述空气引导部流入的空气向上述旋转支撑部上卷绕的合成树脂管内侧面喷射。另外,优选地,还带有监视装置,监视装置由摄像装置与显示部构成,摄像装置位于上述旋转支撑部的内侧,拍摄上述合成树脂管内侧面,显示部显示上述摄像装置传送的图像。而且,优选地,在上述变位盘上还带有变位装置,包括连杆,可左右旋转,一端部上形成螺纹,另一端部带有手柄;移动构件,在中央贯通形成的结合孔内形成螺纹,以螺纹方式与上述连杆一端部结合;以及旋转构件,一端部结合于上述变位盘的下侧,在两侧贯通形成供上述移动构件两端部结合、移动的槽,使上述变位盘随着上述连杆的旋转、上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而旋转。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的效果。第一,利用第一冷却机与第二冷却机同时冷却合成树脂管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从而减小主型材的塑性流动性,防止屈曲,因此,可以获得形状良好的合成树脂管。第二,在供应泵压力下向冷却水管供应冷却水,然后通过引导管排出,因而无需另外的真空泵,便可实现冷却水的循环。 第三,第一加压滚柱分为中央滚柱部与侧滚柱部,利用间隔管和连结构件结合,可以对应于将要制作的合成树脂管的宽度,简单容易地改变宽度。第四,第二加压滚柱表面沾的冷却水被刮水器的刮水片刮除,实现第一次除水,未被上述刮水片刮除的残留水汽被吸水构件吸收,实现第二次除水,从而可以保证合成树脂管成型エ序稳定完成。第五,在旋转支撑部的内侧带有摄像装置,拍摄合成树脂管内侧面,监视生产状态,从而可以迅速发现缺陷。附图说明參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以下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会更易理解,上述附图中图I是显示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的第一挤压机及成型机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的成型机的构成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ー个实施例的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的冷却引导部的示例图。图5是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距地面既定高度形成;第一挤压机,位于所述底座的前方下侧,使被加热的第一合成树脂形成主型材并向下排出,主型材横截面形状由形成第一中空部的主体部及向所述主体部两侧延长形成的长片部构成;第二挤压机,使被加热的第二合成树脂形成加强型材而排出,加强型材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主型材的主体部对应;成型机,位于所述第一挤压机下侧,使从所述第一挤压机排出的所述主型材卷绕成螺线形状,所述长片部相互重叠,所述加强型材沿重叠的所述长片部卷绕成螺线形状,形成合成树脂管;以及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机及第二冷却机,第一冷却机向通过所述成型机形成的所述合成树脂管外侧面喷射冷却水,第二冷却机向所述合成树脂管的内侧面喷射冷却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庚五赵石守咸范植
申请(专利权)人:努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