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部贴焊角钢腔内设置钢筋笼多腔体钢管的混凝土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03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03
角部贴焊角钢腔内设置钢筋笼多腔钢管的混凝土柱,其包括多腔钢管(1)、混凝土(2)、角钢(3)和钢筋笼(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普通多腔钢管混凝土外侧角部贴焊角钢(3),腔内加设钢筋笼(4)。角钢为型钢,轧制而成,角部没有焊缝,延性好,能够克服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角部脆性焊接的弊端,而且只是选择性的在角部进行加强,能节省钢材,减少成本;钢筋笼对腔体内混凝土形成了约束,钢筋笼和多腔体钢管对腔体内混凝土具有复合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延性,从而提高了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延缓或避免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底部钢板焊缝撕裂导致结构或构件的破坏,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角部贴焊角钢腔内设置钢筋笼多腔体钢管的混凝土柱,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建筑层出不穷,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也应运而生。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这就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来支撑这类建筑的建设。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及圆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其自身尺寸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不能无限满足工程的需要,在这种前提下,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结构也就随之而产生,其多腔体钢管是由钢板拼连焊接而成。 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由多腔体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由于腔体内混凝土的作用,钢管壁板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延缓或者避免了钢管壁板过早的发生局部屈曲;同时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高度复杂的应力状态,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得到改善,两种材料的组合弥补了各自的缺点,使其材料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多腔体钢管混凝土巨型柱受压性能试验中发现多腔体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优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破坏一般都发生在其底部,腔体壁板容易发生局部鼓曲,腔体壁板承载力下降,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角部贴焊角钢腔内设置钢筋笼多腔体钢管的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腔钢管(1)、填充在多腔钢管内的混凝土(2)、贴焊在多腔钢管外侧角部的角钢(3)和置于多腔钢管内的钢筋笼(4);角钢(3)贴焊在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的角部及需要加强的转角处;钢筋笼(4)设置在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的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万林王智慧惠存董宏英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