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用的型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03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用的型钢柱,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多个柱节,任意相邻两个柱节的接口处设有内套接口,相邻两个柱节连接处的外侧壁上设有扣固式组件;其施工方法是相邻两个柱节之间先通过内套接口实现插接式的初步定位,再采用十字延长线结合扣固组件的方法进行柱的定位校正;继而采用定尺量测的方法进行柱标高调整;然后采用十字延长线结合扣固组件的方法进行柱节的全长垂直度校正。本型钢柱将传统型钢柱每个楼层一个施工接口提升至每两个楼层或三个楼层一个施工接口,可使型钢柱节约一半以上施工接口,大大降低因施工接口操作引起偏位误差的几率,提高安装质量的保证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梁柱结构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用的型钢柱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高空间和宽阔平面的要求已进入高端化,高层建筑的商业楼层、入口大堂除高空间大跨度层要求外,在平面布置还要求墙柱截面占用面积最小、可利用面积最大,以达到建筑使用功能的良好效果。这些高空间和大跨度层往往位于高层建筑的底部,梁柱承载力大,故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截面尺寸也随之增大。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采用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其特点是利用型钢混 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高于同尺寸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一倍以上的高承载力优势,大大地减小梁柱的截面尺寸,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上高空间和平面空间可利用面积最大的效果O传统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型钢柱一般需每层吊装,其施工接口多,且吊装工作量大、工期长;型钢柱的定位缺乏安全有效而精确的调整组件和调整方法,因此型钢柱定位精度低,无法有效保证规范对型钢柱垂直度、标高准确度、柱截面水平旋转偏离角度为0°、型钢与钢筋的距离尺寸、型钢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的质量重要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用的型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多个柱节,任意相邻两个柱节的接口处设有内套接口,相邻两个柱节连接处的外侧壁上设有扣固式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丙同陈庆军梁瑞华潘广斌梁永科姜正荣梁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