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白银炼铜法熔炼炉,尤其涉及ー种白银炼铜法熔炼炉的放铜ロ炉体结构。
技术介绍
白银炼铜法是70年代白银有色金属エ业公司铜冶炼厂与有关单位一起研制成功的,该厂以白银炼铜法熔炼炉(以下简称白银炉)取代了传统的熔炼反射炉,持续生产到现在。白银炉作为铜火法冶炼的第一道エ序,承担着为三台转炉提供冰铜的生产任务。白银炉为长方形,用优质耐火材料砌筑,主体结构由炉基、炉底、炉墙、炉顶、隔墙和内虹吸池及炉体钢结构等部分組成。炉体通过中部砌筑的隔墙分隔为吹炼区和沉淀区ニ部分,吹炼区的炉顶有2 4个投料ロ,吹炼区的炉墙侧部有多个吹炼风ロ ;沉淀区的炉墙 上砌筑有放铜ロ、放渣ロ、返渣ロ和事故放空ロ ー个,在沉淀区的底部砌筑有内虹吸池。铜冶炼过程中,物料在吹炼区进行反应,生成炉渣与冰铜。炉渣与冰铜的混合物经过中间隔墙下部的通道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利用炉渣与冰铜的不同比重进行分层,冰铜在下,炉渣在上。而内虹吸池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将沉淀区下层的冰铜通过炉墙放出,使上部的炉渣不进入到冰铜中。由于在沉淀区内修建了一个虹吸池,虹吸池破坏了沉淀区内的空间平衡,使沉淀区炉头燃烧器喷射出的燃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银炼铜法熔炼炉的放铜口炉体结构,包括沉淀池炉底(1)、炉墙(3),渣线水套(4)和放铜出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铜通道(2),所述放铜通道(2)为向上斜坡式的连通通道,一端与放铜出口(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炉底(1)的沉淀区底部相通;所述放铜通道(2)的向上斜坡倾角(a)为35~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照阳,王兴峰,吴世阳,高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矿冶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