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适用内燃动车组转向架的牵引结构,属于内燃动车组转向架用牵引设计
技术介绍
牵引结构是用来带动转向架和车体向前运动的结构,目前内燃动车组转向架上牵引方式多为牵引拉杆在转向架外侧,而这种结构要求转向架必须带有摇枕,使得抗蛇形减振器与牵引体位置干渉,很难布置抗蛇形减振器,导致整个车辆的速度无法提升,并且这样的牵引形式使转向架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摇枕需要进行强度计算,结构一般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燃动车组转向架的牵引结构,其运用双牵引拉杆,提高了牵引稳定性。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适用内燃动车组转向架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于转向架车轴间万向轴两侧的牵引体,所述牵引体的上端铰接于转向架中心销的下表面,所述牵引体具有两条垂臂,所述的两条垂臂上分别铰接有牵引拉杆,牵引拉杆与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的牵引拉杆安装座铰接。进ー步的,所述牵弓I体通过销套联接在转向架中心销的下表面。内燃动车组转向架在两个车轴间有一根用于传动的万向轴,为了避开这个万向轴,采用两侧跨越的方式,使得牵引体与万向轴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用于在运营及故障エ况下避免发生干渉。这样双牵引拉杆结构才能实现,具有双牵引拉杆结构的转向架牵引将更加平稳,在经过曲线车体发生横移后,由于双牵引拉杆的存在,使得车体具有横向回中作用,能快速的回中,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好。本技术针对以往内燃动车组转向架的这种比较受限制的牵引方式,运用无摇枕的设计理念,将无摇枕转向架所用的双牵引拉杆引用到这种速度等级较高的内燃动车组上来。对牵引体进行新的设计,使其避开内燃动车组转向架上特有的万向轴。这样不仅可 ...
【技术保护点】
适用内燃动车组转向架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于转向架车轴间万向轴两侧的牵引体,所述牵引体的上端铰接于转向架中心销的下表面,所述牵引体具有两条垂臂,所述的两条垂臂上分别铰接有牵引拉杆,牵引拉杆与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的牵引拉杆安装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东,楚永平,周睿,金伟,王日艺,龙章华,周庆,张尚敬,孙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