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说是一种把手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现在制作把手时,通常是将圆钢烧红然后人工折弯,然而由于钢材本身具有弹性,折弯后的弧度不容易保证,并且两边的折弯大小也不容易一至,且人工折弯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把手折弯模具。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把手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夹板,下部为倒凸字型压块,所述下模上面设有长方体状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块。本专利技术中的把手折弯模具,使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空隙形成把手的形状,为方便放置型材和便于定位,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块。为了增加上模的压力强度所述夹板与压块的连接处两侧设有肋板。本技术的把手折弯模具的有益效果使用该模具制作把手时,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加工精度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中,I、夹板、2、肋板,3、压块,4、挡块,5、把手,6、下模。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把手折弯模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夹板(1),下部为倒凸字型压块(3),所述下模(6)上面设有长方体状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峰,刘东明,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铭润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