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900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包括基板底座和用来压制折弯工件的上压头,基板底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板支座,基板底座中间前后位置均设置有带有导向槽的导向板,连接转轴分别穿过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一端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另一端放置在左右两端的压板支座上。该模具是利用合页的原理将两个平面的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转轴上下运动,使得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两个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就可实现对折弯工件进行任意角度的折弯,由于折弯工件下表面是平直的,所以在整个折弯的过程中不会对折弯工件下表面造成压痕,能很好地避免压痕等缺陷,对产品的表面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折弯模具
,涉及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合页式的无压痕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意义上的折弯模具是由简单的“V”字型固定式开口和基座构成的,这样的折弯模具一般用于折弯表面相对较硬的材料的时候是可以的,比如工业上折弯机上的折弯模具都是采用这种结构的。这种“V”字形式的模具的缺点在于,“V”字型上端和上平面的交界处左右各有一条很明显的棱边,由于这个棱边的存在,在折弯的时候,会使得被折弯的材料和此棱边存在很大的摩擦,以至于使得被折弯的材料在与此棱边接触面接触时,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印痕,这样的模具折弯不锈钢、普通钢板等相对较硬的材料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对于折弯后对材料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来说采用这种折弯模具在进行作业时是没有问题的。传统意义上的“V”型折弯模具折弯时,由于材料在折弯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材料的力学性能决定折弯完成后,会在相对较软的材料表面形成压痕,在实际的生产中,这种现象很是常见的,由于这个压痕的存在,会使得产品的横截面积减小很多,在很多有要求的产品中,这种现象是不允许的。但是随着工业产品的质量品质不断提高,加之有些产品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乃至于由于产品表面的印痕会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的时候,这种传统的折弯“V”字型折弯模具就不能继续的在工厂实际生产当中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较软(材料的硬度值不高)的材料来说更是不能使用这种老式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在真个折弯的过程中不会对折弯工件下表面造成压痕,很好地避免了压痕等缺陷,对产品的表面质量有很大的提尚。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包括基板底座和用来压制折弯工件的上压头,基板底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板支座,基板底座中间前后位置均设置有带有导向槽的导向板,连接转轴分别穿过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一端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另一端放置在左右两端的压板支座上。所述的基板底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压板支座和右侧压板支座,基板底座中间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杆前导向板和连杆后导向板。所述的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一端设有供连接转轴穿过并用来固定连接转轴的连接转轴卡套,连接转轴分别穿过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的连接转轴卡套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所述的右侧压板、左侧压板以及连接转轴移动至导向板最上端时,右侧压板、左侧压板以及连接转轴在同一水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尤其是一种合页式的无压痕折弯模具,这种模具是利用合页的原理将两个平面的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转轴上下运动,使得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两个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就可实现对折弯工件进行任意角度的折弯,由于折弯工件下表面是平直的,所以在整个折弯的过程中不会对折弯工件下表面造成压痕。采用这种合页连接方式的模具能很好地避免压痕等缺陷,对广品的表面质量有很大的提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无压痕折弯模具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无压痕折弯模具结构示意图二。其中:1为基板底座;2为左侧压板支座;3为右侧压板支座;4为连杆前导向板;5为连杆后导向板;6为右侧压板;7为左侧压板;8为上压头;9为连接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2,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尤其是一种合页式的无压痕折弯模具,包括基板底座I和用来压制折弯工件的上压头8,所述的基板底座I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压板支座2和右侧压板支座3,基板底座I中间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带有导向槽的连杆前导向板4和连杆后导向板5,所述的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一端设有供连接转轴9穿过并用来固定连接转轴9的连接转轴卡套,连接转轴9分别穿过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 —端的连接转轴卡套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另一端放置在左右两端的压板支座上。其中,当所述的右侧压板6、左侧压板7以及连接转轴9移动至导向板最上端时,右侧压板6、左侧压板7以及连接转轴9在同一水平面上。这种合页式的无痕折弯模具对材料进行折弯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折弯模具的两个平直的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水平放置,由于这两个平直的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是通过中间的连接转轴连接起来的,连接转轴又在两侧的连杆前导向板4和连杆后导向板5中只能上下移动,当连接转轴移动至连杆前导向板4和连杆后导向板5的最上端时,两个平直的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正好在一平直的水平面上。这时将需要折弯的工件放置在此平面上,定好需要折弯的位置,用上压头8对其进行施加压力,在此过程中随着上压头在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被折弯的工件在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交接处,也会随着上压头和连接转轴9形成的夹角向下运动的。当然需要折弯的位置,要提前计算好,大批量生产时需要做定位工装,用以来确定折弯线的位置,使得需要折弯线的位置和连接转轴9中间的位置重合即可。要折弯不同的角度,可以通过调节上压头的向下行程来控制实现。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需要折弯的工件也随着上压头和连接转轴9卡套的紧密贴合变形,在工件产品的内外表面不会形成压痕。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尤其是一种合页式的无压痕折弯模具,这种模具是利用合页的原理将两个平面的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转轴上下运动,使得右侧压板与左侧压板两个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就可实现对折弯工件进行任意角度的折弯,由于折弯工件下表面是平直的,所以在整个折弯的过程中不会对折弯工件下表面造成压痕。采用这种合页连接方式的模具能很好地避免压痕等缺陷,对广品的表面质量有很大的提尚。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种需要折弯的工件非常多,在很多方面,是要求产品的表面不能有压痕和毛刺,否则就会影响产品的实际应用,用这种改进的折弯模具,我们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底座(I)和用来压制折弯工件的上压头(8),基板底座(I)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板支座,基板底座(I)中间前后位置均设置有带有导向槽的导向板,连接转轴(9)分别穿过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一端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另一端放置在左右两端的压板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痕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底座(I)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压板支座(2)和右侧压板支座(3),基板底座(I)中间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杆前导向板(4)和连杆后导向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痕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一端设有供连接转轴(9)穿过并用来固定连接转轴(9)的连接转轴卡套,连接转轴(9)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压痕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底座(1)和用来压制折弯工件的上压头(8),基板底座(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板支座,基板底座(1)中间前后位置均设置有带有导向槽的导向板,连接转轴(9)分别穿过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一端后固定在导向板的导向槽中,右侧压板(6)与左侧压板(7)的另一端放置在左右两端的压板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林祁占成王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