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多孔材料
,具体为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孔自组装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成为先进多孔材料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的热点。这类微孔自组装材料由于其孔道内作用力大小可调、孔道大小可控,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分子的吸附、存储、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合成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分子具有吸附、存储能力的微孔自组装 材料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报道,但现有的报道中涉及的多数微孔材料,不具有荧光识别能力或识别能力不明显(Rosi, N. L. ; Eckert, J. ; Eddaoudi, Μ. ; Vodak, D. T. ; Kim,J. ; Oi Keeffej Μ. ; Yaghij 0. M. Science, 2003,300, 1127. Matsudaj R. ; KitaurajR. ; Kitagawa, S. ; Kubota, Y. ; Belosludovj R. V. ; Kobayashij T. C. ; Sakamoto, H.;Chiba, T. ; Takataj M. ; Kawazoej Y. ; Mi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微孔自组装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刚性双羧酸类配体和刚性含氮杂环类配体组成,具有双层墙壁,孔道为三维互通孔道,孔道大小在0.6?~?2?nm范围,属于三斜晶系,晶体单胞大小:a?=?12.8?±?0.5??,b?=?17.0?±?0.5??,c?=?17.3?±?0.5??,α?=?75.5?±?0.5?o,β?=?72.5?±?0.5?o,γ?=?67.9?±?0.5?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微孔自组装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刚性双羧酸类配体和刚性含氮杂环类配体组成,具有双层墙壁,孔道为三维互通孔道,孔道大小在O. 6 2 nm范围,属于三斜晶系,晶体单胞大小:a = 12.8土 O. 5 A,办=17. O 土 O. 5 A,c = 17. 3 土 0· 5 A,σ = 75. 5 土 O. 5 °,卢=72. 5 土O. 5 °, r = 67. 9 土 0.5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与所用X-射线波长无关的以面间距d[A]再现的衍射图确定 d[A] |l/In(%) 16. 4±0. 5 8CT100 15. 7±0. 5 85~100 12. 3±0. 5 1CT30 11.6±0. 5 15 40 11.2±0. 5 2CT80 8.1 ±0.5 5~30 8.0 ±0.5 2~30 7·7±0·5 2~25 7·5±0·5 2~25 6. 8±0. 5 2~35 6. 6±0. 5 |2~353.—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微孔自组装材料的二级结构单元为具有十二连接的Zn7O2簇,其中处于四配位四面体配位场中的锌有四个,处于五配位四方锥配位场中的锌有两个,处于六配位八面配位场中的锌一个,且该六配位的锌处于倒反中心。4.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荧光识别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能力,该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郑庆舒,周亚明,陈珍霞,刘小锋,杨永泰,翁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