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对M-BUS总线从站供电电路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M-Bus总线是国际通行的免费的两线制总线,,采用一主一从或一主多从、半双工的通讯方式;可采用普通双绞线按任意拓扑结构布线施工,连接时不用区分极性,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如水表、热量表、燃气表等能源消耗数据的远程采集领域。图I为M-bus总线的传输原理图。主站至从站的信息通过“主站改变总线电压、从站检测该变化”的方式传送。·从站至主站的信息通过“从站改变消耗总线的电流、主站检测该变化”的方式传送。总线空闲时,主、从站保持传号状态(总线为高电平,从站电流<2mA)。我国的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188-2004用户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的附录B对M-Bus电气接口作了详细规定。其中B. I. 2条款规定”每个从站消耗总线电流小于2mA、主站的驱动能力应不小于64个从站”。主站的驱动能力与从站消耗总线电流大小密切相关,从站消耗总线电流小则主站可驱动更多的从站。在如图2所示的典型M-bus从站电路中,从站消耗总线电流大小受制于稳压二极管的最小稳定电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BUS总线从站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可控电流源、二极管D2和电池,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输入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可控电流源的控制端为数据输入端,所述输入电路的负输出端为公共端,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出端为第二电压端,所述电池的正极为第一电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US总线从站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可控电流源、二极管D2和电池,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输入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可控电流源的控制端为数据输入端,所述输入电路的负输出端为公共端,所述可控电流源的输出端为第二电压端,所述电池的正极为第一电压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M-BUS总线从站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电流源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l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l串联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