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缸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90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和缓冲套,活塞设置在缸筒内并且与活塞杆的一端连接,导向套设置在缸筒的一端且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套伸出缸筒外,导向套上形成有油口,导向套和活塞杆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油口通过环形通道与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缓冲套套设在活塞杆上且位于活塞和活塞杆的台阶面之间,缓冲套的外径与导向套的内径相匹配,缓冲套和活塞杆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台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该至少一个第一槽沿径向延伸且与间隙连通以形成节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该活塞缸能够避免缓冲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压力冲击,降低缓冲套和活塞杆的疲劳应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活塞缸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大量的工程机械中,都采用活塞缸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例如支腿的伸缩、吊臂的动作和铲斗的动作等,而各种应用场合中的活塞缸在动作时,活塞和缸底之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其动作频繁、反应速度较快,因而这种冲击尤其较大。由于对挖掘机的动作速度、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挖掘机中的活塞缸(例如动臂油缸、斗杆油缸)均会在活塞的一侧或两侧加上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通常为节流式缓冲机构,从而在活塞进入缸筒的一端或另一端时能够形成缓冲腔,以产生一定的缓冲压力来对活塞的运动减速,进而减小活塞缸在两端的撞击和液压冲击。如图I所示为目前常用的挖掘机的活塞缸的典型结构图,该活塞缸包括缸筒I、活 塞2、活塞杆3、导向套4和缓冲套5,活塞2设置在缸筒I内并且与活塞杆3连接,导向套4设置在缸筒I的一端并且活塞杆3的一端从导向套4伸出缸筒I,导向套4上形成有与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的油口 6,缓冲套5套设在活塞杆3上位于靠近活塞2的位置。当活塞2朝向导向套4运动时,有杆腔内的油液通过活塞杆3与导向套4之间的环形通道14和油口 6回油。当活塞2运动到缓冲套5与导向套4接触时,环形通道14被缓冲套5密封,活塞缸的主要回油路被堵塞,此时在活塞2和导向套4之间形成缓冲腔并且缓冲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缓冲套5受压靠近活塞杆3的台阶面9,从而形成可靠的端面密封。这样油液就无法通过缓冲套5和活塞杆3之间的间隙10(缓冲套5和活塞杆3之间通常形成有约O. 5mm的间隙,从而可以径向运动以补偿加工误差)流到油口 6进行回油,而是通过缓冲套5上设置的坡口 7和油口 6回油。随着活塞2继续运动,由于坡口 7未贯通缓冲套5的外壁,导致缓冲腔的节流面积越来越小,缓冲腔内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活塞2的运动速度逐渐减缓,以达到减小活塞缸的末端冲击和振动的目的。当活塞2反向运动时,油液通过油口 6以及缓冲套5和活塞杆3之间的间隙10进入有杆腔内,从而快速进油以减小反向启动的时间。如图2所示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在现有结构中当缓冲套5压向活塞杆3的台阶面9时,间隙10在局部区域(如间隙位于活塞杆的台阶面9附近的区域8)会存在较大的压力冲击。由于活塞缸的动作频繁,导致该区域的疲劳应力较大,导致缓冲套5和活塞杆3的疲劳寿命较低,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缸和工程机械,该活塞缸能够避免缓冲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压力冲击,降低缓冲套和活塞杆的疲劳应力,起到保护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和缓冲套,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并且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一端并且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伸出所述缸筒外,所述导向套上形成有油口,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所述油口通过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活塞杆的台阶面之间,所述缓冲套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缓冲套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该至少一个第一槽沿径向延伸并且与所述间隙连通以形成节流通道。优选地,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槽,该多个第一槽沿所述活塞杆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靠近所述台阶面的位置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槽通过 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间隙连通。优选地,所述缓冲套的靠近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槽,该至少一个第二槽沿径向延伸,所述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槽与所述间隙连通。 优选地,所述缓冲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坡口,该至少一个坡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槽对应,所述坡口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缓冲套的轴向长度。优选地,所述缓冲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坡口,该多个坡口沿所述缓冲套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间隙的径向宽度为O. 5mnT2mm。优选地,所述缓冲套的靠近所述台阶面的端部形成有倒角。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有活塞缸,其中,该活塞缸为根据上面所述的活塞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塞运动到缸筒端部时,即活塞逐渐靠近导向套时,活塞缸的有杆腔通过间隙、第一槽和环形通道始终与油口保持常通的状态,从而缓冲套对活塞的运动具有缓冲作用。另外,形成在活塞杆的台阶面上的第一槽在该过程中始终处于节流状态,因而位于台阶面附近区域的间隙不会产生压力冲击,减小该区域的疲劳应力,从而保护了缓冲套和活塞杆,避免缓冲套和活塞杆相互之间撞击而损坏,提高了它们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的活塞缸的剖视图;图2是图I所示的活塞缸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活塞缸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活塞缸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5是图3所示的活塞缸的缓冲套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 缸筒2 活塞3 活塞杆 4 导向套5 缓冲套 6 油口7坡口8区域9台阶面10间隙11第一槽12环形凹槽13第二槽14环形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缸筒I、活塞2、活塞杆3、导向套4和缓冲套5,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缸筒I内,且能够在缸筒I内往复运动,活塞2与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为了引导活塞杆3的运动并且密封缸筒I的 端部,所述导向套4设置在所述缸筒I的一端并且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4伸出所述缸筒I外,活塞杆3的另一端可与其它机构连接。所述导向套4上形成有油口 6,油口 6与外部油管连通,并且所述导向套4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14,所述油口 6通过所述环形通道14与所述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当缓冲套5未进入导向套4内时,有杆腔内的油液可以通过油口 6流出缸筒I。所述缓冲套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3上且位于所述活塞2和所述活塞杆3的台阶面9之间,所述缓冲套5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套4的内径相匹配,即导向套4的内径大致等于缓冲套5的外径,从而活塞2朝向导向套4运动时,缓冲套5可以进入导向套4内,以逐渐堵塞环形通道14形成密封。所述缓冲套5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间隙10,该间隙10为环形并且厚度大约为O. 5_,从而有杆腔内的油液能够进入该间隙10内。当缓冲套5进入导向套4内而堵塞环形通道14时,由于设置在所述台阶面9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槽11与所述间隙10连通,间隙10内的油液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一槽11沿径向流动到环形通道14内,并且第一槽11具有节流作用,油液最后通过油口 6流出缸筒I。因此,在活塞2运动到缸筒I端部时,即活塞2逐渐靠近导向套4时,活塞缸的有杆腔通过间隙10、第一槽11和环形通道14始终与油口 6保持常通的状态,从而缓冲套5对活塞2的运动具有缓冲作用。另外,形成在活塞杆3的台阶面9上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缸筒(1)、活塞(2)、活塞杆(3)、导向套(4)和缓冲套(5),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缸筒(1)内并且与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套(4)设置在所述缸筒(1)的一端并且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4)伸出所述缸筒(1)外,所述导向套(4)上形成有油口(6),所述导向套(4)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14),所述油口(6)通过所述环形通道(14)与所述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缓冲套(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3)上且位于所述活塞(2)和所述活塞杆(3)的台阶面(9)之间,所述缓冲套(5)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套(4)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缓冲套(5)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间隙(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11),该至少一个第一槽(11)沿径向延伸并且与所述间隙(10)连通以形成节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缸筒(I)、活塞(2)、活塞杆(3)、导向套(4)和缓冲套(5),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缸筒(I)内并且与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套(4)设置在所述缸筒(I)的一端并且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4)伸出所述缸筒(I)外,所述导向套(4)上形成有油口(6),所述导向套(4)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14),所述油口(6)通过所述环形通道(14)与所述活塞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缓冲套(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3)上且位于所述活塞(2)和所述活塞杆(3)的台阶面(9)之间,所述缓冲套(5)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套(4)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缓冲套(5)和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间隙(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11),该至少一个第一槽(11)沿径向延伸并且与所述间隙(10)连通以形成节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塞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槽(11),该多个第一槽(11)沿所述活塞杆(3 )的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塞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军左春庚邹婿邵张劲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