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7077 阅读:6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即在工作台上通过定位销设置旋转靠模,旋转靠模一侧设置定位模,前后固定铁墩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铁棒穿入前固定铁墩通孔后固定连接固定铁板,螺栓穿入定型模后通过连接环后连接铁棒,C形夹具设于旋转靠模周边,定滑轮设于后固定铁墩上,铁链围绕旋转靠轮外圈并一端通过卸扣连接C形夹具、另一端连接钢丝绳一端,钢丝绳另一端穿入定滑轮后连接牵拉部件。本弯圆装置降低了铜管弯圆的劳动强度,并使弯制成形后的矩形铜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洁,成形后的感应器平整度好,椭圆度小,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制作质量和工件表面淬火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
技术介绍
中频淬火感应器的大直径筒轴采用弯圆后的矩形铜管制作,弯圆的矩形铜管要求四周外壁表面光洁平整,制成的感应器平整度好,椭圆度小。现行的矩形铜管弯圆方式为首先将铜管退火,然后一端铜管封闭,另一端灌入石英沙,石英沙灌满后将铜管封闭,最后采用人工将灌满石英沙的矩形铜管贴靠在大直径模板上弯制成圆。显然该矩形铜管弯圆方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矩形铜管退火难以掌握,如规格为50X50X5000的矩形铜管需加热到650°C以上,然后再水冷,且矩形铜管退火后变形严重,整形工作难且效果差,同时矩形铜管人工弯制后,铜管四壁不平整,内外壁凹凸不平,导致制成的感应器平整度和椭圆度均大于2_,严重影响了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筒轴的制作质量,降低了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利用本弯圆装置降低了铜管弯圆的劳动强度,并使弯制成形后的矩形铜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洁,成形后的感应器平整度好,椭圆度小,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制作质量和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包括工作台、旋转靠模、定位销、铁链、钢丝绳、卸扣、定位摸、C形夹具、螺栓、连接环、鉄棒、定型模、前固定铁墩、后固定铁墩、固定鉄板、定滑轮和牵拉部件,所述旋转靠模通过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旋转靠模以定位销为轴心旋转,所述定位模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旋转靠模ー侧,所述前固定铁墩和后固定铁墩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所述前固定铁墩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鉄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铁墩外侧,所述铁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铁墩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鉄板,所述定型模中心开有通孔,所述螺栓穿入所述定型模中心通孔并通过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铁棒后端,所述定型模位于所述旋转靠模与定位模之间,所述C形夹具设于所述旋转靠模周边,所述定滑轮通过连杆设于所述后固定铁墩上,所述铁链围绕所述旋转靠模外圈并一端通过所述卸扣连接所述C形夹具、另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一端,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轮后连接牵拉部件。进ー步,本弯圆装置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C形夹具内。由于本技术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工作台上通过定位销设置旋转靠模,旋转靠模ー侧设置定位模,前后固定铁墩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鉄棒穿入前固定铁墩通孔后固定连接固定鉄板,螺栓穿入定型模后通过连接环后连接鉄棒,C形夹具设于旋转靠模周边,定滑轮设于后固定铁墩上,铁链围绕旋转靠轮外圈并一端通过卸扣连接C形夹具、另一端连接钢丝绳一端,钢丝绳另一端穿入定滑轮后连接牵拉部件。本弯圆装置降低了铜管弯圆的劳动强度,并使弯制成形后的矩形铜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洁,成形后的感应器平整度好,椭圆度小,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制作质量和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弯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弯圆装置中鉄棒与定型模连接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 包括工作台I、旋转靠模3、定位销2、铁链5、钢丝绳14、卸扣18、定位模4、C形夹具13、螺栓11、连接环12、铁棒9、定型模10、前固定铁墩6、后固定铁墩7、固定铁板8、定滑轮15和牵拉部件16,所述旋转靠模3通过所述定位销2设于所述工作台I上并旋转靠模3以定位销2为轴心旋转,所述定位模4设于所述工作台I上并位于所述旋转靠模3 —侧,所述前固定铁墩6和后固定铁墩7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I两侧,所述前固定铁墩6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铁板8位于所述前固定铁墩6外侧,所述铁棒9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铁墩6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鉄板8,所述定型模10中心开有通孔,所述螺栓11穿入所述定型模10中心通孔并通过所述连接环12连接所述铁棒9后端,所述定型模10位于所述旋转靠模3与定位模4之间,所述C形夹具13设于所述旋转靠模3周边,所述定滑轮15通过连杆17设于所述后固定铁墩7上,所述铁链5围绕所述旋转靠模3外圈并一端通过所述卸扣18连接所述C形夹具13、另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14 一端,所述钢丝绳14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轮15后连接牵拉部件16。进ー步,本弯圆装置包括垫块19,所述垫块19位于所述C形夹具13内。在矩形铜管20弯圆作业时,垫块19塞入矩形铜管20前端内,然后通过C形夹具13固定于旋转靠模3周边,避免矩形铜管20前端由于C形夹具13的夹紧カ而变形。垫块19的尺寸与矩形铜管20内壁截面匹配。矩形铜管20弯圆作业时,矩形铜管20套入等长的铁棒9,定型模10和螺栓11位于矩形铜管20内,矩形铜管20的前端放置于定位模4与旋转靠模3之间,此时定型模10位于旋转靠模3和定位模4的切点,定位模4紧贴矩形铜管20外壁并牢牢固定,矩形铜管20前端位于旋转靠模3和定位模4切点的外侧;采用火焰将矩形铜管20前端加热,然后用C形夹具13通过垫块19将加热后的矩形铜管20前端与旋转靠模3夹紧,此时矩形铜管20前端紧贴旋转靠模3外圈;采用火焰加热定位模4后侧的矩形铜管20,矩形铜管20加热至600°C时,用牵拉部件16拉动钢丝绳14,此时,钢丝绳14通过定滑轮15带动铁链5,位于旋转靠模3外圈的铁链5带动旋转靠模3转动,被C形夹具13固定的矩形铜管20也贴着旋转靠模3外圈向前弯曲移动。矩形铜管20弯曲移动时,矩形铜管20内的鉄棒9和定型模10由于受前固定铁墩6及固定鉄板8的牵拉固定,其位置不会随矩形铜管20向前移动,因此定型模10的位置始終处于旋转靠模3和定位模4的切点处,从而保证矩形铜管20的弯圆。不断用火焰局部加热矩形铜管20,同步拉动钢丝绳14使铁链5带动旋转靠模3旋转,直至矩形铜管20弯曲至整圆,完成矩形铜管20的弯圆作业。本弯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降低了弯圆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矩形铜管弯圆质量,满足了制成的感应器对平整度和椭圆度的要求,提高了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弯圆装置包括工作台、旋转靠模、定位销、铁链、钢丝绳、卸扣、定位模、C形夹具、螺栓、连接环、铁棒、定型模、前固定铁墩、后固定铁墩、固定铁板、定滑轮和牵拉部件,所述旋转靠模通过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旋转靠模以定位销为轴心旋转,所述定位模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旋转靠模一侧,所述前固定铁墩和后固定铁墩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所述前固定铁墩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铁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铁墩外侧,所述铁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铁墩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铁板,所述定型模中心开有通孔,所述螺栓穿入所述定型模中心通孔并通过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铁棒后端,所述定型模位于所述旋转靠模与定位模之间,所述C形夹具设于所述旋转靠模周边,所述定滑轮通过连杆设于所述后固定铁墩上,所述铁链围绕所述旋转靠模外圈并一端通过所述卸扣连接所述C形夹具、另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一端,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轮后连接牵拉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淬火感应器大直径矩形铜管的弯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弯圆装置包括工作台、旋转靠模、定位销、铁链、钢丝绳、卸扣、定位模、C形夹具、螺栓、连接环、铁棒、定型模、前固定铁墩、后固定铁墩、固定铁板、定滑轮和牵拉部件,所述旋转靠模通过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旋转靠模以定位销为轴心旋转,所述定位模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旋转靠模一侧,所述前固定铁墩和后固定铁墩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所述前固定铁墩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铁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铁墩外侧,所述铁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铁墩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