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43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大梁,所述车架大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轴心线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衔接,形成闭合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根立柱和上横梁、下横梁构成的闭合框架结构,来承担气囊、板簧等对车架的作用力,同时该闭合框架结构与外横梁在同一平面内,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车身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后置后驱的大、中型客车传动系统布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后悬长度及传动轴长度的限制,将发动机、变速箱、缓速器、传动轴和后桥布置后,大梁式车架在后悬架的后板簧吊耳或气囊安装梁处的横梁布置困难。此种现象在8m IOm的客车上反应尤为明显。目前,大型客车的变速箱后端的缓速器布置几乎与安装空气弹簧气囊的外横梁在同一 X轴平面上,高度方向也没有富裕的空间。根据车架的设计要求,在板簧座或气囊安装位置附近需要布置内横梁,通常是通过连接板把内横梁与外横梁前后偏置一段距离,达到避开缓速器的目的。通过工程分析、结合实际经验可得,当内横梁与外横梁前后距离偏移过大时,客车车架结构的强度将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大梁,所述车架大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轴心线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衔接,形成闭合框架结构。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还分别固定有一外横梁,所述外横梁的轴心线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同一侧的所述外横梁和立柱之间通过一斜撑呈三角形结构连接。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所述上横梁左右两端分别水平延伸有延伸梁,同一侧的所述延伸梁和外横梁之间通过一加强斜撑呈Z字形结构连接。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为方钢管。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所述立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的加强梁。优选的,上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梁为方钢管。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技术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内横梁结构,通过两根立柱和上横梁、下横梁构成的闭合框架结构,来承担气囊、板簧等对车架的作用力,同时该闭合框架结构与外横梁在同一平面内,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D-D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 本实施例的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如图I 图3所示,包括车架大梁,车架大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I和右纵梁2,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立柱3,立柱3的轴心线与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轴心线相互垂直;立柱3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4和下横梁5衔接,形成闭合框架结构。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还分别固定有外横梁6,外横梁6的轴心线与上横梁4和下横梁5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同一侧的外横梁6和立柱3之间通过斜撑7呈三角形结构连接。立柱3之间还设有一个加强梁8。上横梁4、下横梁5和加强梁8均为方钢管。本实施例通过两根立柱3和上横梁4、下横梁5构成的闭合框架结构,来承担气囊、板簧等对车架的作用力,同时该闭合框架结构与外横梁6在同一平面内,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客车车架结构,结构与实施例I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上横梁4左右两端分别水平延伸有延伸梁41,同一侧的延伸梁41和外横梁6之间通过加强斜撑9呈Z字形结构连接。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大梁,所述车架大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轴心线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衔接,形成闭合框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大梁,所述车架大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轴心线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和下端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衔接,形成闭合框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客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的相对位置还分别固定有一外横梁,所述外横梁的轴心线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佳敏潘文文田永义林引婵宋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