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侧梁及具有U型侧梁的焊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43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辆的U型侧梁及具有U型侧梁的焊接梁,用以与配合件配合焊接以形成焊接梁,配合件至少部分伸入U型侧梁内并与U型侧梁焊接,U型侧梁包括第一底壁和两个第一侧壁,每一个第一侧壁在预定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抵顶配合件的限位凸台,两个第一侧壁上的限位凸台相互错开设置,每一个限位凸台向U型侧梁两个第一侧壁的相对内部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U型侧梁与配合件对焊的情况,并且制作过程简单,只需要在U型侧梁上冲压出限位凸台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可以省略配合件内部的焊接夹,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车架,尤其与应用在车辆上并与其他部件焊接形成焊接梁的U型侧梁及形成的焊接梁有关。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车架上,一部分梁是通过焊接形成的,用以起到支撑作用,例如纵梁和横梁。上述焊接梁是由U型侧梁和其他形状的配合件焊接形成。以纵梁为例,图I所示为现有纵梁的剖视示意图。如图I所示,纵梁由右侧的U型侧梁10’和左侧的配合件20’焊接形成,右侧U型侧梁10’为U型,由板材弯折形成,并包括底壁11’和两个侧壁12’ ;左侧的配合件20’也为U型,并包括底壁21’和两个侧壁22’。U型侧梁10’与配合件20’焊接在一起,形成纵梁。由于需要保证焊接后的纵梁的宽度尺寸W,即保证U型侧梁10’的底壁 11’外侧和配合件20’的底壁21’外侧之间的距离,在进行焊接操作前,将配合件20’的侧壁22’伸入U型侧梁10’的内部之后,必须进行定位。传统技术中,在对U型侧梁10’进行外部定位之后,操作者需要对伸入U型侧梁10’内部的配合件20’从内部进行定位,之后才能在配合件20’的外部设置其他定位装置。内部一般用焊接夹具来实现定位。上述操作中,由于所增加的焊接夹具是在焊接时加上,又在焊接后去掉,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车辆的U型侧梁,用以与配合件配合焊接以形成焊接梁,所述配合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U型侧梁(10)内并与所述U型侧梁(10)焊接,所述U型侧梁(10)包括第一底壁(11)和两个第一侧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侧梁的每一个第一侧壁(12)在预定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抵顶所述配合件的限位凸台(13),所述两个第一侧壁(12)上的限位凸台(13)相互错开设置,每一个所述限位凸台(13)向所述U型侧梁(10)的两个第一侧壁(12)的相对内部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辆的U型侧梁,用以与配合件配合焊接以形成焊接梁,所述配合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U型侧梁(10)内并与所述U型侧梁(10)焊接,所述U型侧梁(10)包括第一底壁(11)和两个第一侧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侧梁的每ー个第一侧壁(12)在预定位置设置有至少ー个用于抵顶所述配合件的限位凸台(13),所述两个第一侧壁(12)上的限位凸台(13)相互错开设置,每ー个所述限位凸台(13)向所述U型侧梁(10)的两个第ー侧壁(12)的相对内部凸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U型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13)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配合件伸入所述U型侧梁(10)的边缘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U型侧梁,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壁(12)上的所述限位凸台(13)的数目为两个以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型侧梁,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壁(12)上的其中ー个限位凸台(13)与另ー个所述第一侧壁(12)上的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萌谷伟兴安鉴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