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电池极耳装置及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12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包括用于将电池原始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预折极耳机构、用于将水平状态电池盖板弯折成“S”状的折极耳机构和电池运载机构,预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折极耳机构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完成送电池、预折极耳、折极耳的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折电池极耳装置及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生产中弯折电池极耳的自动弯折极耳装置。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由正、负极片、隔膜纸卷绕收容于电池壳,正负极片分别通过极耳结构将电流传导到作为电池正、负极的电池盖板和电池壳体。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短路负极极耳需要与电池壳壁两侧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将它折成“S”型。目前,电池制造业有两种电池生产线,一种是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整个电池生产过程在机器控制下自动完成,该种流水线生产效率高,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且国内不能制造。另一种是相当数量的国内电池企业将整个电池生产线分解成若干工序,采用手工操作加机械操作模式完成电池生产。其中,在将电池极耳折成“S”型的工序中,普遍采用手工操作,即人工使用折刀将正、负极极耳折成“S”型,这种由人工操作的工序虽然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效率低下,且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使极耳与电池壳壁的距离波动很大,容易发生极耳碰壳的情况,弯折极耳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弯折电池极耳装置,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极耳与电池壳壁的距离,提高弯折极耳的质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极耳与电池壳壁的距离,提高弯折极耳的质量,并实现自动化的大规模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弯折电池极耳装置,包括用于将电池原始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预折极耳机构和用于将水平状态电池盖板弯折成“S”状的折极耳机构,所述预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用于将电池盖板定位的第一定位件、第二气缸和用于将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磙子,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磙子与第二气缸相连接;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用于将电池定位的第二定位件和第三定位件、倾斜气缸、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下部形状的折片、第六气缸和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上部形状的水平推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第四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件与第五气缸相连接,所述倾斜气缸位于第二定位件上,所述第六气缸位于第三定位件上,所述折片与倾斜气缸相连接,所述水平推片与第六气缸相连接。所述预折极耳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相连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上。经过预折极耳机构和折极耳机构,极耳已经被折弯,但是极耳形状不理想,为了改善极耳的形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将电池盖板预压入电池壳中的预压盖板机构,所述预压盖板机构包括第一垂直气缸和压片,所述压片与第一垂直气缸相连接。还包括第七气缸和与第七气缸相连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包括用于将电池原始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预折极耳机构、用于将水平状态电池盖板弯折成“S”状的折极耳机构和电池运载机构,所述预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折极耳机构的输入端。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预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用于将电池盖板定位的第一定位件、第二气缸和用于将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磙子,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磙子与第二气缸相连接。所述预折极耳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相连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上。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用于将电池定位的第二定位件和第三定位件、倾斜气缸、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下部形状的折片、第六气缸和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上部形状的水平推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第四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件与第五气缸相连接,所述倾斜气缸位于第二定位件上,所述第六气缸位于第三定位件上,所述折片与倾斜气缸相连接,所述水平推片与第六气缸相连接;经过预折极耳机构和折极耳机构,极耳已经被折弯,但是极耳形状不理想,为了改善极耳的形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将电池盖板预压入电池壳中的预压盖板机构,所述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预压盖板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预压盖板机构包括第一垂直气缸和压片,所述压片与第一垂直气缸相连接。还包括第七气缸和与第七气缸相连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八气缸、第二垂直气缸和用于夹取电池的气动手指,所述第二垂直气缸与第八气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手指与第二垂直气缸相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可放置多个电池的电池槽、第九气缸、第一推动组件、电池挡板、第十气缸和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九气缸和电池挡板位于电池槽两端,所述第一推动组件与第九气缸相连接,并由第九气缸带动在电池槽内运动,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和第十气缸相连接,并由第十气缸带动将靠近电池挡板的电池推到指定位置。还包括平板底座和出料位,所述电池运载机构包括步进电机、转盘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盒,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相连,所述电池盒位于转盘上,所述转盘位于平板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送料机构、预折极耳机构、折极耳机构及预压盖板机构、出料位分成四个工位、位于平板底座上并围绕转盘顺序均匀排列。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是:所述电池盒为四个,均匀排列在转盘的边缘,分别与四个工位相对应,所述转盘上在每两个电池盒中间还设有卡槽,所述平板底座上设有第十一气缸和可插入到卡槽中用于使电池盒准确定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第十一气缸相连接。本技术的另一改进是:在电池挡板处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电池的第一光电感应器,在出料位处设有检测电池盒中是否有电池的第二光电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自动完成送电池、预折极耳、折极耳、预压盖板的生产过程,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极耳距电池壳壁距离均一,极耳形状一致性高,更换夹具方便、一台设备可以折不同型号的电池,降低废品率,提高了质量。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折极耳机构及预压盖板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该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由一台步进电机和相应配套的气缸及机械传动部件接合而成。机器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统一控制之下,自动完成送电池、预折极耳、折极耳、预压盖板的动作。因此其结构也相应地包括送料机构、预折极耳机构、折极耳机构、预压盖板机构和电池运载机构。下面详细介绍各部分的结构组成。电池运载机构包括一平板底座1,在该底座1下面安装有一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与转盘3相连可以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装有电池盒6,可随转盘一齐转动,电池盒6有四个。平板底座1上通过连接零件安装有一第十一气缸24,第十一气缸24上固定有定位块25,转盘上在每两个电池盒中间还设有卡槽40。平板底座1上还设有出料位,在出料位处设有第二光电感应器26。送料机构的结构组成为:平板底座1上固定有一方板8,方板8通过连接零件在其上装有平板7、平板14、电池挡板12。平板7上固定有第九气缸4、电池槽39和第十气缸11,第九气缸4和电池挡板12位于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电池原始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预折极耳机构、用于将水平状态电池盖板弯折成“S”状的折极耳机构和电池运载机构,所述预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折极耳机构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电池原始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预折极耳机构、用于将水平状态电池盖板弯折成“S”状的折极耳机构和电池运载机构,所述预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折极耳机构的输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用于将电池盖板定位的第一定位件、第二气缸和用于将竖直的电池盖板滚压成水平状态的磙子,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磙子与第二气缸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折极耳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相连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用于将电池定位的第二定位件和第三定位件、倾斜气缸、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下部形状的折片、第六气缸和用于弯折正负极耳“S”型上部形状的水平推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第四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件与第五气缸相连接,所述倾斜气缸位于第二定位件上,所述第六气缸位于第三定位件上,所述折片与倾斜气缸相连接,所述水平推片与第六气缸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电池盖板预压入电池壳中的预压盖板机构,所述折极耳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池运载机构将电池运载到预压盖板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预压盖板机构包括第一垂直气缸和压片,所述压片与第一垂直气缸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气缸和与第七气缸相连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八气缸、第二垂直气缸和用于夹取电池的气动手指,所述第二垂直气缸与第八气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手指与第二垂直气缸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弯折电池极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可放置多个电池的电池槽、第九气缸、第一推动组件、电池挡板、第十气缸和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九气缸和电池挡板位于电池槽两端,所述第一推动组件与第九气缸相连接,并由第九气缸带动在电池槽内运动,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和第十气缸相连接,并由第十气缸带动将靠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斌易林群许教练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