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01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钢管直径进行扩张、对钢管圆度给予修整的钢管扩径机,具体地说是在钢管扩径过程中、用于支撑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它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组成;垂直升降支撑位于摆动辊轮支撑前面;垂直升降支撑固装在扩径头的托头轮辊正下方并与钢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固装在悬臂拉杆的下方并与悬臂拉杆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分别用于钢管扩径机在不同的工作状况下对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的给予支撑,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的两组支撑的联动。它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支撑位置可靠、稳定。摆动辊轮换位支撑时,辊轮切向楔入悬臂拉杆下母线,所需油缸推力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钢管直径进行扩张、对钢管圆度给予修整的钢管扩径机,具体地说是在钢管扩径过程中、用于支撑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悬臂拉杆的后端、也就是固定端,安装于油缸机架;前端安装钢管扩径头锥体的悬臂;钢管扩径机的钢管扩径头和悬臂拉杆的总重量在30T左右,是钢管扩径机受力的关键部件。悬臂拉杆的长度达十五米之多,为了保持悬臂拉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发生挠曲变形,需要对悬臂拉杆给予支撑。本技术即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在不进行钢管扩径的情况下,支撑悬臂拉杆及前端扩径头的重量;在扩径过程中,当钢管通过该支点时,通过改变支撑方式、变换对扩径头和悬臂拉杆支撑点的位置为钢管通过让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用以解决在扩径机工作过程中,保持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在扩径和不扩径状态下,始终有支撑点支撑、保持水平状态。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组成;垂直升降支撑位于摆动辊轮支撑前面;垂直升降支撑固装在扩径头的托头轮辊正下方并与钢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固装在悬臂拉杆的下方并与悬臂拉杆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本技术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分别用于钢管扩径机在不同的工作状况下对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的给予支撑。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的两组支撑的联动。摆动辊轮支撑在不扩径和扩径过程中钢管未进入该支撑点之前以及扩径结束钢管退出该支撑点之后对悬臂拉杆和扩径头起支撑作用。垂直升降支撑用于扩径过程中钢管进入该支撑点之后以及扩径结束钢管未退出该-->支撑点之前替代摆动辊轮支撑,来支撑悬臂拉杆及扩径头的重量。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支撑位置可靠、稳定。摆动辊轮换位支撑时,辊轮切向楔入悬臂拉杆下母线,所需油缸推力小。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支撑悬臂拉杆及扩径头的位置关系图,图2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摆动辊轮支撑悬臂拉杆时的工作状态图,图4是摆动辊轮摆动为钢管让位的工作状态图,图5是垂直升降支撑结构示意主视图,图6是垂直升降支撑结构示意侧视图。图中:1-油缸机架,2-悬臂拉杆,3-摆动辊轮支撑,301-辊轮,302-摆臂,303-旋转轴,304-油缸,305-机架,4-垂直升降支撑,401-升降支撑辊,402-轴承座,403-升降机架,404-蜗轮升降机,405-齿轮减速机,406-导向柱,407-丝杠丝母传动副,408-链传动机构,409-固定机架,5-扩径头,501-托头轮辊,6-钢管,7-悬臂拉杆下母线,8-钢管下母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钢管扩径机其悬臂拉杆2的套筒固定在油缸机架1,悬臂拉杆2前端安装扩径头5,对钢管6扩径时,钢管6按图1箭头所示从右向左移动,套在扩径头5外缘实现对钢管6扩径,扩径完成后,从左向右移动,钢管6退出。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4和摆动辊轮支撑3组成;垂直升降支撑4位于摆动辊轮支撑3前面;垂直升降支撑4固装在扩径头5的托头轮辊501正下方并与钢管6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3固装在悬臂拉杆2的下方并与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参见图5与图6: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撑4包括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408、蜗轮升降机404、丝杠丝母传动副407、导向柱406、升降机架403、升降-->支撑轮401和固定机架409;齿轮减速机405的输出端经链传动机构408与蜗轮升降机404的输入端连接,蜗轮升降机404套装于丝杠丝母传动副407,丝杠丝母传动副407上端装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端固接升降机架403,升降机架403上面固定轴承座402,升降支撑轮401经轴承安装于轴承座402,升降机架403固装于导向柱406上端,导向柱406可上、下移动套装于固定机架409。参见图3与图4:所述的摆动辊轮支撑3包括机架305、油缸304、摆臂302和辊轮301;机架305上固设有轴座,轴座上安装有旋转轴303;油缸304固定安装在机架305下部,油缸304上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摆臂302左下端,摆臂302右下端套装于旋转轴303;辊轮301可转动安装在摆臂302上部。扩径前垂直升降支撑4首先根据钢管规格调整升降支撑辊401的高度。即如图5所示,通过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408、蜗轮升降机404、丝杠丝母传动副407,将齿轮减速机40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升降机架降403的升降运动,升降机架降403与固连在它上的轴承座402、升降支撑辊401升降,使扩径头托头辊轮501紧贴钢管6内壁、升降支撑辊401紧贴钢管6外壁,将悬臂拉杆2、扩径头5及钢管6的重量传到409固定机架上。垂直升降支撑对钢管6和扩径头5的支撑位置可靠。扩径时而又稳定的支撑悬臂拉杆2、扩径头5,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导向柱406起导向与定位作用。摆动辊轮支撑3通过油缸304推拉摆臂302,带动辊轮301快速实现对悬臂拉杆2的支撑和为钢管6让位的功能。当钢管6要通过该支撑点时,油缸301下拉使辊轮301摆动到下极限位置,使钢管下母线8利通过该支撑点而不发生干涉钢管扩径时,当钢管未送到图1所示位置之前,油缸304上推使辊轮301摆动到上极限位置,刚好与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即悬臂拉杆下母线7紧密贴切合,由辊轮3支撑悬臂拉杆2及扩径头5的重量,将悬臂拉杆2支撑在水平状态,悬臂拉杆2和扩径头5的部分重力通过辊轮301、摆臂302垂直传到机架305上;当钢管6要通过该支撑点时,即钢管进入图1所示位置时,辊轮301和-->摆臂302在油缸304的拉力作用下,绕旋转轴303快速旋转到下极限位置如图4,为钢管6顺利通过该支撑点让位,使钢管下母线8顺利通过该支撑点而不发生干涉。此时悬臂拉杆2及扩径头5的重量通过垂直升降支撑4支撑,即悬臂拉杆2和扩径头5的部分重力通过扩径头5的托头辊轮501、钢管6管壁传到升降支撑辊401上,解决了扩径过程中扩径头5和悬臂拉杆2的支撑问题。当钢管6扩径完退出时,钢管6退到图1所示位置时,辊轮301和摆臂302在油缸304的推力作用下,绕旋转轴303旋转,转到上极限位置,支撑悬臂拉杆2及扩径头5的重量。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的两组支撑的联动,只有检测开关检测到摆臂302旋转到位,钢管才退出图1所示位置,从而保证了悬臂拉杆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4)和摆动辊轮支撑(3)组成;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位于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前面;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固装在扩径头(5)的托头轮辊(501)正下方并与钢管(6)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固装在悬臂拉杆(2)的下方并与所述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4)和摆动辊轮支撑(3)组成;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位于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前面;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固装在扩径头(5)的托头轮辊(501)正下方并与钢管(6)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固装在悬臂拉杆(2)的下方并与所述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撑(4)包括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408)、蜗轮升降机(404)、丝杠丝母传动副(407)、导向柱(406)、升降机架(403)、升降支撑轮(401)和固定机架(409);所述齿轮减速机(405)的输出端经所述链传动机构(408)与所述蜗轮升降机(4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蜗轮升降机(404)套装于所述丝杠丝母传动副(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安仝天永蔡礼泉王亚利杜昭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