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由输出轴(5)受驱动的汽车车轮(1)的车轮轴承单元,包括相对于汽车中心(6)而言在车轮轴承(12)之外设置的用于输出轴的同步铰链(13),车轮轴承具有内圈(12a)和外圈(12b)及在它们之间导引的滚动体(12c、12d),同步铰链的依径向方向(R)观察居于外部的铰链体(13c)分别直接或间接地不仅支承汽车车轮而且还经由车轮轴承支撑在轮架(7)上,轮架构成汽车行驶机构的一组成部件;其中,居于外部的铰链体与车轮轴承的依径向方向观察居于外部的外圈相连接,而车轮轴承的内圈支撑在轮架上。优选地,车轮轴承的内圈朝向汽车中心那边成锥形扩大地构造,从而,相对于汽车中心而言居于内部的滚动体组(12c)比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12d)在车轮轴承内圈(12R)的一个更大的直径上运转。在此,用于将车轮固定在与车轮轴承外圈和居于外部的铰链体共同悬挂的轮毂(11)上的各车轮螺栓(2)依径向方向观察处在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之外并且以其端部区段与该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受驱动的汽车车轮的车轮轴承单元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由输出轴受驱动的汽车车轮的车轮轴承单元,包括相对于汽车中心在车轮轴承之外设置的用于输出轴的同步铰链(Gleichlaufgelenk,同步万向节),所述车轮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及在它们之间导引的滚动体,同步铰链的依径向方向观察居于外部的铰链体分别直接或间接地不仅支承汽车车轮而且还经由车轮轴承支撑在轮架上,轮架构成汽车行驶机构的一组成部件。对于现有技术,除WO 2008/107288A1外特别还可参阅DE 4441631C1。前文首先提到的文献披露了轿车的车轮轴承单元的通常结构形式,带有所谓的同步铰链。其中,同步铰链依汽车横向方向观察比车轮轴承更加接近汽车中心(=汽车的中心纵轴线),亦即相对于汽车中心而言同步铰链通常是处在车轮轴承以内。由于同步铰链的以及在输出轴另一端上作为往差速器或类似部件中过渡而设的铰链关节的偏转角是受限制的,因此,特别是对于较短的输出轴(其例如存在于具有较小轮距的汽车中或者具有在车桥中设置的驱动电机的汽车中),可能导致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大的车轮升程,车轮应该能在竖直方向上实现该车轮升程。例如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将同步铰链更加靠外地(依汽车横向方向观察和相对于汽车中心而言)设置并且特别是设置在车轮轴承以外,正如其例如在开头第二个提到的文献中所披露的那样。借此可以构成较长的输出轴并且能够以这样的尽管仍受限制的铰链的偏转角得到较大的车轮升程。对于这种除了所述DE 4441631C1之外也在DE 1902942A中披露的按照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的车轮轴承单元,可以在力流(Kraftfluss,传力线)方面进行改善,这便是本专利技术设定的目的。该目的的解决方案特征在于(依径向方向观察)居于外部的铰链体与车轮轴承的依径向方向观察居于外部的外圈相连接,而车轮轴承的内圈支撑在轮架上。有利的设计和发展是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在已知的现有技术中,从轮辋开始经由车轮的轮辐和车轮螺栓通过所谓的传动法兰(Mitnehmerf Iansch)实现在车行道与行驶机构的轮架之间的力流,传动法兰与同步铰链的居于外部的铰链体相连接并且构成轮毂的至少一部分,车轮轴承的内圈伸入其中,该车轮轴承通常具有两个并排的球列,它们可以统称为两组滚动体。该力继续传导时在车轮轴承中进入其外圈,外圈支撑在轮架上,车轮轴承的相对于汽车中心而言居于外部的球列(它经由较小的横截面传力)受负荷最强。如上所述,力流便会经历180°的偏转,方式是力从轮辋依径向方向观察首先向内(朝向车轮旋转轴线那边)以及接着在车轮轴承中再向外传递。而利用本专利技术,在车行道与轮架之间的力流中则不产生这种不利的换向,因为力流(传力线)是从轮辋开始经由轮辐和轮毂中的各车轮螺栓和车轮轴承的外圈并从该处通过车轮轴承的球珠或者统称的滚动体继续沿径向方向向内进入到车轮轴承的支撑于轮架上的内圈中。通过这种更为有利的力流分布走向,可以力流优化地并因此较为薄壁地以及从而轻型地构造所涉及的各构件,亦即特别是车轮轴承单元的轮毂,其中车轮轴承的外圈和/或同步铰链的居于外部的铰链体的突出部或者所谓的传动法兰可以是一个组成部件。众所周知,小的构件重量对于所谓非弹性的质量(车轮轴承单元属于这种非弹性的质量)是一项应力求达到的标准。如果车轮轴承的内圈朝向汽车中心那边成锥形扩大地构造,从而相对于汽车的中心纵轴线而言居于内部的滚动体组比车轮轴承的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在车轮轴承内圈的一个更大的直径上运转,则无论如何该车轮轴承或对其适合匹配的轮架并不构成追求实现输出轴偏转角尽可能大时的障碍。若用于将车轮固定在与车轮轴承外圈和居于外部的铰链体共同悬挂的轮毂上的各车轮螺栓依径向方向观察处在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之外并且依径向方向观察以其端部区段与该滚动体组重叠,则得到一种特别紧凑的、因此节省结构空间的设置方式。最后,为实现特别简单的组装,轮毂与车轮轴承的外圈和/或与同步铰链的居于外部的铰链体形成一个结构单元。下文借助于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唯一附图示出了带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车轮轴承单元的汽车车轮的剖视图。用附图标记I表示一轿车的车轮,在其轮辋Ia上可绷紧一个未示出的轮胎。轮辋Ia如通常情况那样经由轮辐Ib支撑在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表示的车轮轴承单元的所谓轮毂11上,各轮辐汇聚通入车轮的轮毂部分Ic中,其中,车轮I如通常情况那样借助于多个车轮螺栓2固定在轮毂11上。在此,这些车轮螺栓2也穿过总体用附图标记3表示的制动盘的所谓制动盘鼓体3a中的各孔,制动盘的盘体带有附图标记3b。车轮轴承单元10的一组成部件又是一车轮轴承12,经由它,轮毂11绕车轮旋转轴线4可转动地支承在只是一小部分被示出的轮架7上,其中,轮架7是汽车行驶机构中车轮悬挂装置的一组成部件并且如通常情况那样经由多个未示出的导杆最后悬挂在车体结构上。所述的车轮轴承12包括依据相对于车轮旋转轴线4而言的径向方向R观察居于内部的车轮轴承内圈12a和居于外部的车轮轴承外圈12b,在其之间这里引导依车轮旋转轴线4的方向(并因此是依汽车横向方向)观察并排的两组滚动体12c、12d—在此分别为球的形式。在此,车轮轴承内圈12a支撑在轮架7上或借助于各螺钉8固定在其上,而车轮轴承外圈12b连接于轮毂11。轮毂11可以过渡到车轮轴承12的外圈12b,只要这两个构件形成一个结构单元或在该两元件之间设置一种适合的旋转固定式(亦即二者不能相对转动)连接。车轮轴承单元10的另一组成部件是一个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同步铰链13,经由它,借助于输出轴5可驱动车轮I,亦即可使之绕车轮旋转轴线4旋转。这个在附图中大大简化示出的同步铰链13经由一个以一端部区段贴紧于输出轴5上的密封折囊14相对周围环境得以密封并且另外包括一个旋转固定式连接于输出轴5的内铰链体13a、多个在其上滚动的球部分13b和一个(依径向方向R观察)居于外部的铰链体13c。在这里呈杯形构成的居于外部的铰链体13c过渡到轮毂11中,只要这两个构件形成一个结构单元或者居于外部的铰链体13c旋转固定式连接于轮毂11,如果这两个构件分别涉及独立的结构元件的话。如所示,同步铰链13依车轮旋转轴线4并因此依汽车的横向方向观察相对于通过汽车的中心纵轴线6示出的以及在附图中处于车轮I的右侧的汽车中心而言是设置在车轮轴承12之外,亦即比车轮轴承12距离中心纵轴线6更远。利用至此描述的设置结构,得到了在附图描述之前所说明的从车行道经由轮辋Ia到轮架7的一种有利的力流分布走向之优点。这种有利的力流分布走向允许将所涉及的结构元件构造成薄壁式的,并因此优化重量。又如在附图描述之前已提及的那样,车轮轴承12的内圈12a朝向在视图中处于右侧的汽车中心6那边成锥形扩大地构造,从而,相对于汽车的中心纵轴线6而言居于内部的滚动体组12c比相对于汽车中心而言车轮轴承12的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12d在车轮轴承内圈12a的一个更大的直径上运转。有利的是,如所示,各 车轮螺栓2依径向方向R观察处在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12d之外,并且在依径向方向R观察时以其端部区段与该相对于汽车中心6而言居于外部的滚动体组12d重叠。权利要求1.经由输出轴(5)受驱动的汽车车轮(I)的车轮轴承单元,包括相对于汽车中心(6)而言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科尼希,N·道恩,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