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沟之防夹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0725 阅读:5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胎沟之防夹石结构,以预设数量设于一胎面上,其包含有一胎纹沟,其两侧缘壁为分别设为具有预设斜度的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且各该第一、第二侧壁两者的缘壁斜度相异;一凸阶组,设于该花纹胎沟内,其分别预设高度于各该第一、第二侧壁上之一第一、及第二凸阶,各该第一、第二凸阶分别以预设曲率凸伸的曲面,并沿各该第一、第二侧壁连续;借此,利用各具不同斜度的两侧各该第一、第二侧壁配合其上分别设有各具不同凸面曲率的各该第一、第二凸阶,可使石头进入沟槽内较不易卡制小碎石,而达到防夹石的功效,同时减少流体扰流的情形产生以具有较优的排水性能,且更容易地将石头自行排出,以增进轮胎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轮胎胎面花纹沟结构,特别是轮胎胎沟之防夹石结构
技术介绍
大多数交通工具均借由车轮的滚动,以使车体前进或后退,而车胎则是界于地面及轮圈之间的媒介,其利用塑性材质所具有可吸震的特性,以使车体行进中可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提升乘坐的舒适性。轮胎的胎体需具有支撑性,利用于胎体内埋设高强度帘布层、带束层、或金属带等构件,其中帘布层材质多为如玻璃纤维、或聚酰胺纤维;轮胎的胎面则增设有若干胎纹,借 以增加排水性及抓地性,甚至可以降低噪音。近来,轮胎的技术已发展至朝向防夹石的功能,主要为解决轮胎行驶时,尤其是遇及非铺设路况,常导致小碎石进入而卡制于胎纹内,而此一夹石情形,往往会造成轮胎的排水性能下降,尤其以高荷重的巴士或卡车用轮胎如发生夹石状况时,因长期重力下于小碎石卡制的胎沟周边处产生一集中应力,而开始产生龟裂,以致使用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会爆胎危害行驶安全。进一步分析具防夹石的轮胎技术,其大致可分为「凸设式」及「凹设式」两大类,其中「凹设式」是指于轮胎沟槽内沿其沟纹方向设置较大的凹槽,以提供较大空间来避免夹石情形发生,如美国第US4,747,435号专利所揭露的胎纹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胎沟之防夹石结构,以默认数量设于一胎面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胎纹沟,以一沟底及两侧缘壁延伸预设高度的开放槽状,其两侧缘壁为分别设为具有预设斜度的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且各该第一、第二侧壁两者的缘壁斜度相异;一凸阶组,设于该胎纹沟内,其具凸设预设高度于该第一侧壁上的一第一凸阶,及凸设预设高度于该第二侧壁上的一第二凸阶,各该第一、第二凸阶分别以预设曲率凸伸的曲面,并沿各该第一、第二侧壁连续延伸设置,且各该第一、第二凸阶两者的凸设高度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