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际专利>正文

金属管内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07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翻孔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孔机构联接,所述翻孔机构由合模油缸、上、下卡模、模具架板、顶尖轴和提升机构组成,所述提升机构由立柱、壳体、轴承组成,所述壳体套在立柱上,立柱上端与立柱联接板一端固定,立柱联接板与尾座连接,尾座的竖直面设有轨道板,所述轴承通过圆销连接在壳体一侧并与轨道板触接,所述顶尖轴前端固定有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设备适用于较厚管壁的金属管内翻孔,内翻形成的孔,壁厚均匀,被翻主体局部没有拉伸变形,可以在内翻孔上直接攻丝并与其他管件连接,消除了因焊接产生的漏洞或砂眼而出现废品或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管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技术背景在一些装置中经常需要将金属管材相互交叉联接,例如常用的散热器就是将管状的上下水室的壁上加工出多个孔,在每一孔上连接水管的一端; 新型输水器侧壁加工出多个孔,用以相互交叉连接污水管或冷凝水管。 一般 采用在管壁上冲孔的方法,苒将水管插入孔中焊接,水室与水管之间的接触 面基本是水室的壁厚,由于焊接面窄,经常出现焊接漏洞或砂、眼产生废品或 使用寿命短,焊接强度不高。也有在薄壁管上翻边以增加焊接面的宽度。其 方法是在水室水管的侧壁边纟彖加工出向外翻边,在与其交叉联接的水管两端 也加工出配合的缩口,使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充满焊料进行钎焊。但是,该种 方法仅局限在薄壁管上加工使用,较厚管壁的金属管翻孔根本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较厚管 壁的金属管内翻孔机,尤其适用于较厚管壁的金属管内翻孔。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驱动机构、 翻孔4几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孔机构联接,所迷翻孔机构由合模油缸、上、下卡模、模具架板、顶尖轴和提升机构组成,所述模具架板的端板上部固定 合模油缸,油缸的柱塞顶端连接可在模具架板上部的轨道中移动的上卡模,下卡模具固装在模具架板的下部,模具架板另 一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尾座联 接;所述提升机构由立柱、壳体、轴承组成,所述壳体套在立柱上,立柱上端与立柱联接板一端固定,立柱联接板与尾座连接,尾座的竖直面设有轨道 板,所述轴承通过圆销连接在壳体一侧并与轨道板触接,壳体下端通过销轴 连接有提升轴承,所述顶尖轴平行于下卡模固定在提升才几构的壳体上部,所 述顶尖轴前端固定有冲头。所述上卡模下端表面设有锁模斜面。所述模具架板上于上、下卡模合模处设有锁模斜面,锁模斜面与上卡模 斜面角度吻合。所述驱动沖;L构由固定在;^架上的主油缸、驱动臂和驱动杆组成,所述主 油缸的柱塞与驱动臂联接,驱动臂下端螺接连杆、上端螺接驱动杆,所述驱 动杆与翻孔机构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螺母与滑块紧固,滑块置于连接在机架 中部龙门架的滑道座中,滑块底面与机架面滑动,滑块顶端连接楔状滑道面。所述驱动杆前端上表面设有斜面,所述顶尖轴前端下表面设有与驱动杆 前端斜面角度吻合的斜面。所述楔状滑道面的斜面角度与驱动杆前端斜面角度相同。所述立柱联接板上固定有复位机构,其由复位油缸和柱塞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设备适用于较厚管壁的金属管内翻孔,内翻 形成的孔,壁厚均匀,被翻主体局部没有拉伸变形,可以在内翻孔上直接攻 丝并与其他管件连接,消除了因焊接产生的漏洞或砂眼而出现废品或使用寿 命短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下卡模的局部放大图。图中l机架、2尾座、3销轴、4、轨道板、5壳体、6提升轴承、7轴承、 7-1圆销、8滑道面、9复位油缸、IO龙门架、ll立柱、12滑道座、13滑块、14螺母、15连杆、16模具架板、17主油缸、18驱动臂、19驱动杆、20合模 油缸、21顶尖轴、22上卡模、23下卡模、24冲头,25立柱联接板、26柱塞、 27斜面,28锁模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包括机架l、驱动机构、翻孔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孔机构联接,所述翻孔机构由合模油缸20、上、下卡模 22、 23、模具架板16、顶尖轴21和提升机构组成,所述模具架板16的端板 上部固定合模油缸,油缸的柱塞顶端连接可在模具架板上部的轨道中移动的 上卡模22,下卡模具23固装在模具架板的下部,模具架板另一端与固定在 机架上的尾座2联接;所述提升机构由立柱ll、壳体5、轴承7组成,所述 壳体套在立柱上,立柱上端与立柱联接板25 —端固定,立柱联接板与尾座2 连接,尾座的竖直面设有轨道板4,所述轴承7通过圆销7-1连接在壳体一 侧并与轨道板触接,壳体下端通过销轴3连接有提升轴承6,所述顶尖轴平 行于下卡模固定在提升机构的壳体5上部,所述顶尖轴21前端固定有冲头 24。所述驱动机构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主油缸17、驱动臂18和驱动杆19组成, 所述主油缸的柱塞与驱动臂联接,驱动臂下端螺接连杆15、上端螺接驱动杆 19,所迷驱动杆与翻孔机构连接,所迷连杆通过螺母14与滑块13紧固,滑 块置于连接在机架中部龙门架10的滑道座12中,滑块底面与机架面滑动, 滑块顶端连接楔状滑道面8。所述驱动杆前端上表面设有斜面27,所述顶尖 轴前端下表面设有与驱动杆前端斜面角度吻合的斜面27。所述楔状滑道面的 斜面角度与驱动杆前端斜面27角度相同,驱动杆与顶尖轴触接及滑块顶端 连接楔状滑道面与提升轴承触接必须同步。所述立柱联接板25上固定有复 位机构,其由复位油缸9和柱塞26组成。所述上卡模下端表面设有锁模斜面28,所述模具架板上于上下卡模合模处设有锁模斜面(图中未示),锁模 斜面与上卡模斜面角度吻合。当合模缸活塞推动上卡模移动到与下卡模合模 位置时,锁模斜面与模具架板轨道锁模斜面吻合,将上下卡模径向锁住。工 作原理:启动液压系统将侧壁需要内翻孔并预制有孔的金属管从模具架板下 方装入下卡模,启动合模油缸柱塞带动上卡模顺模具架板内轨道将金属管推 进至下卡模位置,此时上下卡模在模具架板轨道的作用下和死。启动主油缸 柱塞推动驱动臂并驱动臂上方的驱动杆,与驱动臂下方的连杆、滑块一起移 动,当滑块顶端连接楔状滑道面接触提升轴承时,此时驱动杆前端的斜面正 好与顶尖轴底部的斜面接触,当驱动臂继续位移,楔形滑道面将顶起驱动轴 承带动壳体沿立轴向上位移,此时驱动杆的斜面同时推动固装在壳体上的顶 尖轴与壳体同步向上位移,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冲头即可完成金属管侧壁的内翻孔。内翻孔工序完成后,顶尖沖头压入零件与上卡模之间,此时退回 驱动机构,启动复位油缸,将壳体向下推回。壳体带动顶尖轴及沖头下行直 至冲头在制品中脱出。启动合模油缸将其柱塞带动上才莫复位,此时制品被一 起带出。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手动丝杠式驱动或气动气缸式驱动。所述 驱动杆、连杆、沖头及顶尖轴采用40Cr材料并经热处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 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 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翻孔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孔机构联接,所述翻孔机构由合模油缸、上、下卡模、模具架板、顶尖轴和提升机构组成,所述模具架板的端板上部固定合模油缸,油缸的柱塞顶端连接可在模具架板上部的轨道中移动的上卡模,下卡模固装在模具架板的下部,模具架板另一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尾座联接;所述提升机构由立柱、壳体、轴承组成,所述壳体套在立柱上,立柱上端与立柱联接板一端固定,立柱联接板与尾座连接,尾座的竖直面设有轨道板,所述轴承通过圆销连接在壳体一侧并与轨道板触接,壳体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提升轴承,所述顶尖轴平行于下卡模固定在提升机构的壳体上部,所述顶尖轴前端固定有冲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金属管内翻孔机,其特征是所述上卡模下端 表面设有锁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管内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翻孔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孔机构联接,所述翻孔机构由合模油缸、上、下卡模、模具架板、顶尖轴和提升机构组成,所述模具架板的端板上部固定合模油缸,油缸的柱塞顶端连接可在模具架板上部的轨道中移动的上卡模,下卡模固装在模具架板的下部,模具架板另一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尾座联接;所述提升机构由立柱、壳体、轴承组成,所述壳体套在立柱上,立柱上端与立柱联接板一端固定,立柱联接板与尾座连接,尾座的竖直面设有轨道板,所述轴承通过圆销连接在壳体一侧并与轨道板触接,壳体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提升轴承,所述顶尖轴平行于下卡模固定在提升机构的壳体上部,所述顶尖轴前端固定有冲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际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